
他们相遇,拱手还是握手,大可不必拘泥固执,而是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融合,相距较远时,招手致意;彼此接近时,拱手有礼;互相接触时,握手言和。
作者:邱志强 传统文化学者、全国教育名师
全文字数:1990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中国,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被称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孔子崇尚君子风范,倡导君子精神,一直在讲述和教诲人们如何成为谦谦君子。
君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代表性人物形象之一。孔子之前,“君子”是指治理国家的人。到了孔子时代,围绕“君子”这个概念,他提出许多标准和具体看法,使得君子形象更具道德品质等人格属性。
拱手和握手有何文化内涵?
拱手为礼作为君子的标志形象,代表着君子之交、君子之礼,也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相见礼,又称揖礼,行礼时一般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因中国古人以左为敬,所以左手在外表达对人的诚恳和尊重。

绅士则是西方文化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绅士阶级是中世纪英国的一个社会阶层,地位仅次于贵族,其中的男士称为绅士。绅士倡导传统文化,彰显自我存在,追求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高品质生活。绅士称号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载体,不单由身份血统、社会地位决定,更彰显着个人的行为举止,出类拔萃的形象,代表着现代西方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
握手礼起源于英国,是西方文化中绅士形象的典型代表礼仪之一。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目前国际社会交往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交往礼仪之一。
20世纪初,受西方经济文化影响,中国也逐渐兴起握手礼,既避免了拥抱礼、贴面礼等中华文化不易接受的西式礼仪,也取代了作揖礼、叩首礼,通常伴随着“你好、欢迎、谢谢、再见”等寒暄致意,表达相见、友好、祝贺、感谢、告别等丰富内涵。此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使用握手礼,以示文明、新潮,也表达了质朴本真的友好热情。

实质上中国古代也有握手礼,但仅应用于亲朋好友之间和一些特定场合。有两种情境中比较常见,一是亲朋好友之间离别时,握手告别,互相珍重,《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二是吊丧之时,限于亲人挚友,宾客握住主人的手,以示安慰,节哀保重。
君子精神和绅士精神有何相通之处?
这里所说的以君子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精神,主要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底蕴的,成为中华民族推崇的内在思想意识源泉和行为指导原则,体现了占主导地位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接受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念等,促进了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华文明影响范围内社会积极进步的主要文化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主要特点和核心精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民族共同精神;自强不息、向上向善的奋斗共进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合作共存精神;中庸中和、和而不同的和谐共生精神。
以绅士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精神,是指源于古希腊,经历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在现代的欧洲和北美等地域成为主流的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类似于中华文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强调自我个性发挥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同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个性和人格。这一点,与中华文化的君子之道“和而不同”和“周而不比”等文化理念是相通的。
放眼当今,君子形象成为中华文化影响范围内为人处世的标准和典范,是文化意义上对一个人各方面的最高综合评价。人们用“君子”来考量自己,用“君子”来评价他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君子”不是一场考试的结果,是永远都在参加的终极考试,时时事事都在考量人、引导人、促进人。中华文化推崇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由“君子”的高尚、强健人格来点亮,整体的精神构建光明而宏大。
绅士形象由西方文化中所称的Gentleman来引领,其中Gentle可以解读为优雅、可爱、宽厚、稳健、亲切、有礼等,由充满侠气和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所崇尚的“出类拔萃,气度不凡”形象,至今仍然是西方社会各阶层人士追求的人生方向和文化价值。
君子与绅士相遇,是拱手还是握手?
通过以上阐释可知,代表东方文化的君子和代表西方文化的绅士,基本文化精神是相通相融的,有差异的部分是各自的特色。他们相遇,拱手还是握手,大可不必拘泥固执,而是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融合,相距较远时,招手致意;彼此接近时,拱手有礼;互相接触时,握手言和。

如果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和方式称之为“正道”,则如《中庸》所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有科学理性精神的实事求是,“正道”必然会被人们认知和发现其规律和特点,当然未必那么及时,未必那么顺畅,未必那么准确,这时候不是“正道”有什么问题,而是人类的智慧和力量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弘扬“正道”的问题。恰如在暗夜里,有时会看不清脚下的路一样,但是路就在那里。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道”肯定不会一路坦途,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但是交流与融合、求同和存异也在同时进行着。当出现偏差,或者背离,甚至是错误发展的时候,人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君子和绅士就可以携手同行,奋勇向前。
作者简介:

邱志强,河南省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全国教育名师,传统文化学者,多年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近年来,先后主讲上百场大型传统文化讲座、培训、报告会等,曾到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先后出版有《学习论语》《家长学校教材》《身边的榜样》等著作。目前在喜马拉雅开设《邱志强的基础论语课》系列精品课程,深受广大听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