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日电 为招引优质创意机构与人才返乡入乡,营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良好生态,打造一批乡创品牌,7月31日上午,“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在河南省光山县启动。
该试点是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携手合作下完成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的启动既是将创新制度的推动落地,也是对前阶段成果进行发布、展示和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希望河南省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用好用足政策,大胆先行先试,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力争形成和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对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表示,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是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推动乡村整体性创新发展的制度。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组织力量,对4个试点地区开展多轮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村貌,挖掘文化资源,梳理区域产业特色,对接项目团队,形成了试点村落特派工作方案。
据了解,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河南省作为全国试点率先推行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选择信阳市光山县、洛阳市栾川县、焦作市修武县和济源市等三县一市的20个村落进行特派。
“我们立足光山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乡村现有产业,引进小而精、可持续的项目,为东岳村提供伴行服务,为陈洼村建设中国油茶公园提供系统方案。”“文化产业特派员”预选对象高慧慧说。(来源/光山县委网信办 作者/向宣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