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看什么呀?最近有没有感觉舒服一点,和阿姨说说好不好?”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门诊内,儿科副主任医师梁丽娜耐心地与小患者交流着,脸上始终带着平和的微笑。
“梁医生再见。”临走时,小朋友还不忘和这位亲切的阿姨打声招呼。这样的场景,在梁丽娜的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
提到中医,许多人总会下意识地在前面加个“老”字。但对于梁丽娜而言,年轻的她已经是一名医术老练、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了。
心怀敬畏 学习中医并非易事
“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家人也认为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可以得到大家尊重,社会地位也高,以后还能有个稳定工作。”提起做医生的初衷,梁丽娜的回答很现实也很真诚。
其实,选择中医,中间有个小插曲。
“我大学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不过有一次我患了中耳炎,耳朵一度听不见,非常痛苦,吃了很多抗生素,用双氧水冲了数次耳朵都没效果。”
经老师介绍,梁丽娜找到学校附属医院的一名老中医,对方给她开了几副中药。
“吃完后,听力得到明显改善,后续大概吃了近一个月,中耳炎彻底治愈。以前只是听家长说,感觉中医很神奇,但生病后更多的还是选择西医治疗。现在自己亲身经历后,才发现中医的独到之处,也对中医有了一份敬畏之情。”
通过这件事,梁丽娜坚定了从事中医的决心。不过学中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下苦功不行。
“初学过程非常枯燥,要背《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这些晦涩的著作,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经验的增多,一下子就茅塞顿开,感觉非常有趣。也是学了中医后,我才知道当时用的方剂是龙胆泻肝汤。”
如今,在临床中,梁丽娜越来越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她也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用心用情 “做好医生”是一生追求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从医以来,梁丽娜一直坚持两个字“用心”。无论患者是第一次问诊还是第十次回诊,她都把每一次当成第一次,望闻问切,仔细辨证。
梁丽娜每天接待数十名患者,工作比较繁忙。但无论多忙她总是温和从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心,为每一位病人解除病痛。
“在治病的过程中,我们中医不单纯去治病,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梁丽娜说。
刚上班第二年,梁丽娜曾接触过一个心肌炎患儿,对方辗转多家医院都没太好的效果。在她所在医院经过中医治疗和穴位贴敷后,一个多星期便康复了。
不过,在治疗过程中,梁丽娜发现这名患者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沟通陪伴较少,因此对心理造成了一些影响。
于是,梁丽娜又多出了一项工作——心理咨询师。每天陪伴在患者身边,耐心开导对方,让这名患者理解父母的不易,逐渐开朗起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说明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
在这种理想信念的支撑下,梁丽娜对于未来的追求愈发坚定。
学而不殆 做好中医传承工作
从成为医生的那一天起,梁丽娜就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停止对病例的研究积累。
在梁丽娜看来,临床工作,最好是先传承再创新,靠经验更踏实,只有不断地学习名家经典医案,结合实际病例,才能从古方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运用和借鉴现代医学知识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此,对中医,我们一定要继承好。”
岐黄之道,至精至微。在申城大地上,其实还有许多像梁丽娜一样的年轻“老”中医,他们一边遵循着古老的文明脚印,一边迎着时代新的发展趋势,在苦涩的中药芬芳中默默地探索、传承着、发扬着。(图文/信阳市委网信办 吴彦飞 史敦月 周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