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投稿邮箱:henannews@126.com

用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 2021年06月28日 09:28
  • 来源:郑州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   27日下午,“恰百年风华 中原儿女心向党”——献礼建党百年群众文化活动音诗画专场在郑州图书馆举行。活动现场,用一张照片、一首歌、一段诗词……共同汇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动人旋律,打造出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困难不在青春的字典里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来自黄河科技学院的学生,共同朗诵着这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开启了整场活动的序幕。

      “这个活动对于我的学生十分有意义,是一次很好的爱国爱党主题教育。让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紧紧依靠党组织,时时刻刻跟随着党的信念。”黄河科技学院青年讲师赵坤带着40名同学排演了诗歌表演《青春》。

      崔雅雯是黄河科技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参加这次活动,内心触动很大,我觉得青年就要有自己的理想,就像李大钊先生的《青春》里说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创建青春之国家’,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奉献于教育事业之中,为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薪火。”

      一张照片讲述“二七大罢工”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二七纪念馆内,珍藏着一张血染的照片,这是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烈士仅存的遗照。”冯勇讲述了《一张血染的珍贵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把在场观众的思绪带回了98年前那段难忘的历史——

      1923年2月5日,高斌被捕,敌人对其软硬兼施未能奏效。出狱不久他便离开人世,只留给妻女一张血染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高斌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会期临近时拍的。

      1942年,天灾人祸,干旱蝗灾,高斌妻子带女儿高玉霞逃荒来到密县少沟一带。母亲病倒临终前,从棉袄中取出高斌留下的这张照片,向高玉霞讲述了照片的来历和高斌参加二七大罢工的事迹。母亲将这张照片缝进了高玉霞的棉袄里,嘱咐女儿要保存好父亲的遗像,永志不忘。

      如今,二七纪念馆在展厅为高斌烈士塑造了雕像,高斌仅存的遗照也成为二七纪念馆的重要珍藏之一。

      老战士合唱《郑州解放之歌》

      “十月二十二,伟大的那一天,哗啦啦砸开了铁索链,咱们的郑州解放了!翻开雾云见晴天。市民十六万,受苦又受难,盼来了共产党拯救咱……”来自郑州老战士之家合唱团的老战士们身着挂满奖章的戎装,和公安干警、郑州市青年代表以及郑州彩虹小象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一起唱起了那耳熟能详的《郑州解放之歌》《中国志愿军战歌》,用深情的歌声向党诉说衷情。

      据老战士之家的创始人张爱兰介绍,今天参加演出的老战士年纪最大的93岁,最小的86岁,他们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每一位老人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

      张爱兰说:“大家都说在建党一百周年的特殊时刻,一定要在舞台上给党说句心里话,把心中的歌唱给党听,把心里话告诉更多人,把党的光辉历程传播到每个人心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这一刻让我们重温入党誓词

      活动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将节目推向了高潮。面向党旗,所有党员举起右手,在93岁老兵毛家才的领誓下,一起进行庄严宣誓。

      毛家才说,他是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天以这种形式重温入党誓词,让他倍感震撼。“我是一名孤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永远跟党走。”毛家才铿锵有力地说。

      “焦裕禄精神”指引前行路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焦裕禄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郑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楠充满深情地朗诵了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如图)。

      “每每听到焦裕禄的故事,看到焦裕禄的故事,总觉得给了自己一些非常明确的方向。作为一名青年,应该怎么做,能够做什么,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的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难的是,把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都做好。”吴楠说。

      与革命前辈同台演出受鼓舞

      在歌曲《郑州解放之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来自郑州老战士之家的老战士合唱团带领着公安干警代表、青年代表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和老战士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里充满着沉甸甸的爱国心、爱党情。作为公安队伍当中的一员,百姓平安就是我们的目标,老战士的奉献精神将指引着我们工作的方向。也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才有了这次新老的传承。”来自郑州交警七大队铁骑中队的民警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帅 杨丽萍 刘地 文 李焱 图)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