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5日电 (陈贵洋)11月5日,全球航空经济权威、“航空大都市”理论奠基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教授赴郑州航空港区履职调研,先后走访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及郑州航空港区市民中心。通过实地考察与现场交流,卡萨达结合其理论体系,为港区从“枢纽门户”向“经济与创新引擎”的升级擘画发展新图景。
“速度价值”激活经济脉搏,会展门户链接全球
高效的连通性是卡萨达此行关注的焦点。从入住的酒店乘车出发,经航空港区长鹰隧道快速抵达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的体验,让他印象深刻。“从机场到会展中心的快速通达,是衡量航空大都市效率的首要指标。”卡萨达表示,这种无缝衔接确保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进入经济循环。
他认为,会展中心远不止于活动场所,更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加速器”,能够有效将航空枢纽带来的全球“流量”转化为促进贸易与创新的本地“留量”,是驱动航空都市从“交通节点”升级为“经济动力源”的关键一步。
“创新生态”汇聚全球才智,医科高地瞄准前沿
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卡萨达对中原医科城高效的创新体系与国际化人才集聚表示赞赏。他表示,让我特别惊讶的是中原医学创新中心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基因、癌症研究、医疗设备与诊断等领域所达到的先进水平。
卡萨达分析,将顶尖科研机构、临床资源与产业平台密集布局于航空枢纽附近,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这不仅能使前沿医学发现快速对接临床需求,还能借助航空物流高效链接全球市场,构建起一个以人才为磁石、瞄准高增长领域的生命科学创新生态圈。
“黄金轴线”重构城市基因,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市民中心展示大厅,双鹤湖科创走廊的宏大规划成为卡萨达系统评述的焦点。他明确指出,这条东西绵延20公里、串联四大功能区的走廊,将是整个区域未来发展的“骨干”,而当前的市民中心区域将崛起为服务整个区域的“城市核心区”。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吸引并留住人才是郑州航空港区未来十年的核心目标。”卡萨达强调,必须全力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吸引人才的“磁石”。他对规划中围绕湖泊构建的休闲环境、高品质住房、国际学校及STEM研究型全球校区等全方位配套表示高度认同,认为这是驱动产业升级、赢得知识经济4.0时代的关键支撑。
卡萨达总结道,郑州航空港正经历着从卓越的“工厂和制造中心”向“创新的、知识驱动的创业活动中心”的战略转型。双鹤湖科创走廊作为这一宏大转型的核心载体,将助力港区引领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航空都市网络中擘画并实现其崭新的发展图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