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河南:零售“焕新升级”激发新需求

  • 2025年08月08日 10:15
  • 来源:新华社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新华社郑州8月7日电题:零售“焕新升级”激发新需求——河南提振消费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孙清清、刘振坤、李文哲

  首店、首秀、首展、首演……今年以来,一个个“首发”场景成为河南提振消费的新亮点。

  河南发挥首发经济等引领作用,以“一店一策”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有效提振消费。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2万亿元,同比增长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首店”聚人气 流量变“留量”

  “昨天排队的人太多,今天又来了,终于买到了。”在郑州郑东万象城南区下沉广场的“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门口,记者遇到了来此尝鲜的郑州市民梁女士。红星前进区域经理余坤告诉记者,门店每日的现烤面包供不应求,日客流量达1500人次。

  这家网红首店是河南推动首发经济、提振消费的缩影。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力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首,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刚开业一个多月的郑东万象城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地。这个商业面积超24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汇聚了540多个品牌,其中,有100多家城市首店及近50家城市旗舰店。

  随着“90后”“00后”渐成消费主力,品牌首店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今年以来,河南在打造和引入品牌首店上持续发力,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董明珠健康家郑州中原店开业,胖东来郑州首店、山姆会员店加紧建设。

  位于郑州站附近的二七商圈,宇树科技河南首店在丹尼斯大卫城开业一个多月,吸引不少消费者现场体验操控机器狗、机器人。在丹尼斯大卫城负一层,网红咖啡店“皮爷咖啡”正在装修,一旁来自山东的特色美食脂渣品牌“吉屋出猪”销售火爆。门店负责人岳炳文表示,今年4月在大卫城开了河南首店,日销售额2万元左右,年底前将在郑州开6家店。

  目前,河南依托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首发经济,有效发掘消费潜力。以丹尼斯大卫城为例,今年上半年客流量高达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0.4%;销售额超55亿元,同比增长3%。

  场景焕新 高品质供给激发新需求

  伴随消费升级,河南商业竞争从过去的拼价格转到如今的拼品质,消费者是受益者,零售业也得以发展壮大。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喻新安表示,以胖东来、大卫城、万象城等为代表,现在的河南零售业,不再是摆几个货架、一杆秤的时代,更像是“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综合体,这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服务消费为主。

  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今年以来,河南积极推动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培育“小而美”“专而精”特色店铺,打造消费新场景,让商超成为集运动、娱乐、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验空间。

  如今,放眼郑州,从郑州站到郑州东站,分布着二七商圈、花园路商圈、高铁站商圈,汇聚了众多商场、超市、品牌专卖店等,这些现代商圈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已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

  优化环境 让消费者“近悦远来”

  提振消费,要营造安全可靠让人放心的消费环境。为此,河南在今年提出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着力营造安心、省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喻新安表示,很多品牌之所以能持续火爆、受到消费者认可,关键是安全放心。一个个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高效物流与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撑起了河南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7月17日,华豫佰佳超市在郑州高新区开出首家IP形象旗舰店,打造“购物+社交”的复合型消费场景。开业首日客流量达1.71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98万元。由于客流太大,门店开业不久便采取了限流措施。

  华豫佰佳超市总经理何太选介绍,公司拥有超60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15000平方米的现代仓储中心,组建了专业选品团队和供应链网络体系。如今,华豫佰佳在河南有23家门店,年营收超过20亿元,年服务顾客超5000万人次。

  河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河南新型消费繁荣活跃。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新鲜事物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河南积极推广胖东来经验,其中,永辉超市等6家商超调改后,日均客流量、营业额增长3倍左右。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