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上半年 双过半 下半年河南经济怎么干?

  • 2025年07月21日 09:57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行至年中,承前启后。7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考虑,介绍我省打赢经济发展夏秋季战役、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有关举措,并回应社会关切。

  上半年,双过半。生产供给加快增长、有效需求加快释放、发展动力加快积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大局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三快两稳”的特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居中部地区、经济大省前列,成绩来之不易。

  “这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关怀厚爱正在加速转化为全省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精准有力的,广大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勤劳付出是卓有成效的,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决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说。

  进入下半年,全省上下乘势而上、埋头苦干,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牵引,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坚决实现“全年红”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具体怎么干?记者了解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扩内需、优供给、强主体、惠民生提出了36条举措,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加力,久久为功。

  千方百计促消费、扩投资。一方面,积极发挥人口大省市场规模优势,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开展“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季活动,跟踪用好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后续补贴资金,在餐饮、文旅、住宿、零售等领域接续发放消费券,在“一老一小”、体育文娱等领域积极拓展消费新增长点。另一方面,接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强化“双百工程”等重大项目带动,最大限度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额度,加快政策性资金落实和拨付使用,抓紧抓实重大产业、交通、能源、水利、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形成更多投资量和实物工作量。

  用心用情助企业、强产业。把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的重点聚焦到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和优化营商环境上来,建立省市县三级服务走访企业反映诉求闭环办理机制,持续降低企业用能、交通、物流、收费、融资等成本。实施钢铁、煤炭、有色、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延链补链,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发展壮大物流、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产丰收。同时,深化产业园区矩阵式改革,把产业园区推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最前沿,以场景招商为抓手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纵深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深入实施市场拓展、基础设施高效联通、产业能级跃升、粮食和农产品产能提升、大宗商品集疏储运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六大行动,聚力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等十项攻坚,打造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运行监测平台,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同时,深化拓展“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建设,办好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完善郑州国际陆港核心配套设施,推动河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深。搭建外贸优品内销平台,加大有实绩外贸企业帮扶和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积极拓展外贸增长空间。

  全力以赴保民生、守底线。深入实施“豫荐未来青春启航”等系列线上线下校园双选活动,高质量办好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制定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健全郑州都市圈推进机制,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记者 宋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