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12日电 (记者 刘鹏)郑州航空港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会11日在深圳举办。此间,郑州航空港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在活动现场集中签约,精准招商结下硕果。
活动上,河南省卫健委、河南省医保局、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医学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与来自医学检验检测、数字健康、生物医药等不同细分领域的35位大湾区企业家,面对面畅谈“中原特区”与大湾区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合作新机遇。
当前,大湾区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与市场潜力大,企业聚集效应凸显,国际化合作优势明显,产业链日趋完善。而坐落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的中原医学科学城则吸引了很多医药“巨头”的目光。
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交流会开启了大湾区和郑州航空港区就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合作交流的新篇章。郑州航空港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地位和背靠中部地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空间,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以其专业的平台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推动产业落地发展的核心力量。
据介绍,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中原医学科学城已实现国药、华润、通用、中信等主营生物医药类央企全覆盖,引进荷兰飞利浦、美国碧迪、复星医药、正大天晴、同仁堂等15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和跨国医药巨头,还有70余家产业链优质企业积极入驻。截至今年9月,中原医学科学城内已注册成立生物医药企业227家。
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中原医学科学城加速资源集聚,构建全要素创新生态。按照“临床出题、研究所解题、企业孵化、推广应用、产业培育”的思路,加速产业链要素集聚,完善形成“基础研究+临床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产业培育”的创新生态。
据介绍,在平台建设方面,医科城已建设省级实验室1所(中原纳米酶实验室),入驻10个临床研究所,在建5个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方面,医科城出台医学成果转化“十条”激励政策,设立药监局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和省药品审评查验分中心,提供注册、申报、审批、查验“一站式”服务,畅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截至目前,已分三批转化了85项科研成果,转化总金额2.5亿元。
人才引育方面,引进“两院”院士、院士级专家12人,课题负责人(PI)102个,科研人员300多人。即将开工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新校区,为高层次人才培育奠定基础。
金融服务方面,设立了6支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常态化产融对接机制,打造覆盖种子、天使、创投、产业、人才等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生态链,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郑州航空港区全面整合各方招商资源,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扩大中原医学科学城招商引资“朋友圈”,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此次签约的项目,持续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抓项目,强化要素保障抓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