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河南重回全国第五经济大省位置

  • 2024年08月01日 17:07
  • 来源:大象新闻
  • 责任编辑:经晓佳

  原标题:重回第五 河南凭什么?| 豫观察

  河南,重新回到全国第五经济大省的位置!

  这几天,各省份都在陆续发布半年经济数据,河南的表现尤为抢眼,不仅稳固了自身的经济地位,还以一种近乎“逆袭”的姿态,重新回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第五把交椅。

  区域竞争,是一场激烈的“拉力赛”,既考验冲劲儿、韧劲儿,也考验后劲儿。河南的后劲儿从哪来?

  河南憋着一股劲儿

  超过四川,河南重新回到了全国第五。

  今年上半年,河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31.44亿元,同比增长4.9%。GDP总量超四川1768.14亿元。

  从年初丢掉“全国第五”的位次,到追赶再超越,只不过半年时间,很多人好奇,河南咋做到的?

  今年以来,河南从上到下都保持着一股拼抢劲儿:“人一之、我十之”。

  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深度的改革,这股劲儿终于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动力:

  上半年河南GDP同比增长4.9%,比第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是经济大省中唯一增速加快的省份。

  经济运行稳进向好、趋优向新,河南上半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来说,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于全国 2.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高于全国 1.9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凸显出河南经济“稳”的基础在不断夯实。

  在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河南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中指出:全省经济发展之“质”有效提升,转型之“效”显著增强,增长之“量”持续扩大。

  挑大梁,走在前,河南彰显着奋进之姿。

  汽车产业及时补位

  对比去年与今年河南经济的“年中考”,不少数据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河南的外贸进出口数据。

  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外贸进出口325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8%。而主要原因是手机出口的下降。

  作为拉动河南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的暂时放缓并未阻挡河南经济整体向前的步伐,反而促使河南在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上加速布局,特别是汽车产业,犹如一匹黑马,为河南的经济增长送上了关键助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汽车出口增长19.6%,正在填补外贸下滑留下的空白,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关注河南经济发展的都知道,这几年河南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引来了比亚迪等国内汽车巨头的投资与布局,还成功吸引了宁德时代等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企业入驻。

  就在7月20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投产。不仅如此,富士康在河南布局“造车”的事项在日前也有了最新进展。7月24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同河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布局电动车试制中心、固态电池等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会这么受各地关注,是因为其作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代表,不仅可以提升本地产业的科技水平,还能吸引投资与高端人才,促进就业,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河南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年上半年,河南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取得突破,产销量增长均超过360%,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也分别增长7.7%、14.3%。这就是说,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经济向“新”力正“倍”增

  GDP只是一个综合指标,在4.9%的经济增速背后,河南经济结构与增长质量正发生积极变化。

  翻开河南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一项项数据显示,河南经济向“新”力“倍”增,“进”的动能持续增强。

  上半年,河南除了前文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倍增外,全省集成电路产量更是实现11.8倍的增长!

  “倍”意味着超过100%的增长,这在百分比当道的经济统计数字中,十分少见。从其他已发布“半年报”的省份看,仅河北、北京等少数省份出现。

  除集成电路外,河南的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产量、服务器产量,也都实现了倍增(113.3%、100.2%)。

  梳理河南过去的经济数据,“倍”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全省集成电路、单晶硅、充电桩等新兴产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1倍、4.3倍、1.2倍;

  2023年,全省液晶显示模组、光学仪器产量分别增长412.2%(4.122倍)、104.0%(1.04倍)……

  可以看出,实现“倍”增的产业,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也与河南近年来前瞻布局、下大力气投入的产业布局相一致。

  “倍”增的出现,见证着河南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这说明河南不仅在快干,而且在巧干。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河南正重塑产业竞争力。

  目前,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等15条千亿级产业链加快形成,首批18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产业链发展态势强劲。

  河南的后劲儿从哪来

  行至年中,展望全年。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这根“大梁”还要再往上顶一顶。在最新召开的河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再部署。

  要将全年卷子答得更好一点,河南的后劲儿从哪来?

  河南,正加速积蓄“新”的势能。

  2021年7月至今,河南共举行十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18653个项目接续发力,带来13.87万亿元的总投资,大比重投向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力求以投资驱动,优化、重塑河南的产业结构。

  就在近日,河南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河南省重点产业对应职业教育紧缺专业设置指导目录》,生物制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53个专业,被列为“紧缺专业”,这一目录也侧面反映了河南产业之变与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不仅如此,河南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持续布局和深耕细作,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已全面成势:

  河南省科学院成为全国研发实体最多的省级科研院所;

  中原医学科学城初具雏形,已注册医药企业超200家;

  中原农谷高位起势,目前已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超50家、种业企业超80家;

  河南省省实验室数量达到20家……

  在河南经济版图的不断扩展中,创新驱动正成为其持续攀升的关键力量。

  “人一之,我十之”,河南正铆足了劲儿,继续往前冲。

  河南,每一分钟都在努力。(梁德宝 米方杰 宋迎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