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东区研发、港区智造 河南“双子星”携手向新行

  • 2024年05月30日 09:36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5月24日,郑州市郑东新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东区研发、港区智造”,携手向未来。

  互信筑基石,合作创共赢。本次双方战略合作签约,是基于对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的综合研判,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定位,契合两者的发展现状。

  超聚变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位于郑东新区,聚焦发展算力及生态,在计算机与网络连接领域开展研究;超聚变华中制造基地设在郑州航空港,服务器形成规模量产。2023年,超聚变实现收入28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20%,已成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龙头”。

  超聚变的快速发展,是郑东新区与郑州航空港深度合作的最好例证,也为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在两地统筹布局提供了示范。

  郑东新区肩负着重建重振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的使命,集聚省级实验室及产业研究院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家、省级科研平台365家;落地超600家高新技术企业,逾千家科技型企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0余名,吸引3万余名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排名跃升至第19位。

  郑州航空港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也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近年来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卫星、会展商贸、现代物流“4+2”产业体系,探索出了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路径,正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

  强强联合后,双方将发挥前者科技研发优势和后者空间优势,进一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鼓励郑东新区孵化成熟的有重大用地需求的企业在航空港区建设生产基地,支持航空港区重大产业项目在郑东新区设立研发基地,按照“东区孵化、港区落地”“东区研发、港区智造”的联动模式,携手并进。

  我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聚焦“提升创新能级,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正在加快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郑东新区和郑州航空港是重要的参与者,更是责无旁贷。

  双方将不断完善环省科学院、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探索科技创新协同区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打造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在信息、人才、产业、平台、金融和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的深度合作,不仅为郑州航空港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国际创意时尚中心、国际人才中心等“五大中心”,郑东新区建设“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国际化金融中心、国际化消费中心,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将形成“1+1>2”的联动效应,必将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产业支撑科技创新。郑东新区与郑州航空港,共融、共进、共荣,正在成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子星”。(记者 张建新 王冰珂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瑞)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