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从土气到洋气 革命老区“乡土”产品行销全球

  • 2022年05月26日 08:5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木屋街(资料图) 李贵刚 摄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木屋街(资料图) 李贵刚 摄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从土气到洋气 革命老区“乡土”产品行销全球

  中新网郑州5月25日电 (作者 李贵刚 阚力 杨大勇)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太行山革命老区,一度曾是落后的代名词。如今,这里的人们“深耕”乡土,产品行销全球赚起了外汇。

  每年秋收时节,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大王寨村的万亩白芝麻都长势喜人。

  业界素有“世界芝麻看中国,中国芝麻看河南,河南芝麻看平舆”之说。曾经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如今成为中国白芝麻原产地。平舆县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5万吨,占全国二十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在平舆,芝麻不仅仅是土特产,更是通往小康之路的钥匙。”返乡创业的冯志合正是看准了平舆白芝麻产业的前景,于2016年创建了以芝麻文化为主题,集文化、旅游、观光、美食等为一体的蓝天芝麻小镇。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产品。(资料图) 李贵刚 摄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产品。(资料图) 李贵刚 摄

  这座建在村里的“龙头企业”芝麻小镇,不仅带动就业,还带动旅游观光,尤其是粉黛等花开时节,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

  “我们小镇吸纳了周边上千人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冯志合介绍,目前,小小的芝麻衍生出芝麻花叶茶、芝心丸、芝麻木酚素等数十种高新技术产品。

  平舆的白芝麻产业发展正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当地康博汇鑫、芝麻小镇等企业产品销往日韩、欧美等地。

  地处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曾经是黄河北岸的“穷山沟”。如今,济源的蔬菜良种已出口至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济源蔬菜良种繁育面积达3.6万亩,年产值超2亿元,年产各类蔬菜种子3600吨,其中白菜、甘蓝、萝卜等大宗蔬菜种子占国内市场份额42.2%,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地。(资料图) 李贵刚 摄
图为河南省平舆县芝麻地。(资料图) 李贵刚 摄

  “全国每3颗大白菜中就有1颗种子产自济源。”自称“老农民”的侯三元见证了“济源种”的发展之路。2001年,他成立了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绿茵种苗),一年300多天投身在田间地头制种。

  侯三元介绍,20多年过去了,该公司能生产出600多个品种的蔬菜种子,年产量1500吨,制种区域覆盖120余个村4160余户,年均增加农民收入7200余万元。

  在绿茵种苗等专业化种子生产企业加持下,目前,“济源种”已出口至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出口量仍在持续攀升。其中,绿茵种苗还与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种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同属太行山老区的紫陵镇是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国家生态镇和全国文明乡镇。

  2019年以来,该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积极探索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具有沁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沁阳市紫陵镇是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生产、加工基地,皮筋头饰产业发展已达40余年。全镇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个体工商户达250余家,拥有专业设计团队20余个,已形成6大类、500多个品种、3000多种款式的皮筋头饰产品,年产量达2.8万余吨,年产值超12亿元,占全国皮筋类头饰品市场份额的80%,远销中东、美国、南美洲等地,出口量占市场份额的35%,并带动周边15万余名劳动力从事皮筋加工生产。

  近年来,紫陵镇相继建设的总投资2.2亿元坞头村皮筋头饰产业园,和总投资1.2亿的范村皮筋头饰产业园,逐步实现了由个体分散代加工向产业集聚和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转变。同时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打通直播带货等网络营销渠道,实现头饰皮筋产业电商领域新发展。借助电商平台促进头饰皮筋产品的国内批发零售和跨境贸易,销售额同比增长30%。

  与平舆、济源两地不同的是,“中原侨乡”信阳市固始县“深耕”乡土文化,以“土音”“土调”“土味”为代表的“三土”传承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乡村文化,多次走出国门。

  三土剧团、三土服饰、三土民宿……走进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随处可见的“三土”烙印也见证了这个近3000人村庄的变迁。

  2013年,昔日落后村的孙滩村自发组织三土民间艺术团,将濒临失传的花挑舞等非遗“复活”,一个个由“土音”“土调”呈现出来的“土味”节目在海内外参加近千场表演,还曾赴韩国、泰国起舞。

  近年来,乡土艺术频繁“出圈”,村里也掀起“三土热”,“三土”产业兴起。

  孙滩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喜介绍,几年前,孙滩村从长三角引进一家三土服装公司,吸纳300余人就业。目前,三土生态园正在规划,三土小龙虾已申请注册,三土集团正在酝酿,未来还将打造三土农旅融合项目,赋能乡村振兴。(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