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民警正给消费者介绍相关合理的金融消费知识。杨大勇 摄
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5日电 (杨大勇)你接到过莫名的电话和短信吗?你是不是有侥幸赚大钱的心理?你了解多少金融权益保护和合理借贷知识?14日,在3.15国际消费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为消费者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反欺诈活动。
该活动由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办,以“共促消费公平、共享数字金融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电信诈骗”为主题,强化特殊群体保护,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消费步伐,预防涉老诈骗。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工作人员除给消费者发放宣传品外,还不停地为消费者解答相关问题。同时,现场还采用多种文艺形式,生动形象地向消费者传递预防诈骗的知识。
“平时都在幕后接听消费者来电,今天来到台前宣传消费者保护常识和金融知识,感觉非常有意义。今后希望有更多这种机会,让我们身体力行地普及消保金融知识,为反诈出一份力。”现场一位演职人员告诉记者。

图为活动现场。杨大勇 摄
“一些骗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心理,采取卑鄙的手段欺骗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有警惕性,不轻信、不轻易消费。”现场一位张姓居民告诉记者,经常接到莫名的电话和短信,他从来不接也不回。
现场一姓秦的民警介绍,近年来诈骗分子瞄准老年人和大学生群体,采用各种欺骗手段诱导不合理、不理性的金融消费,导致消费者受损,而且追回损失难度大。
此次活动承办方中原消费金融的副总经理邵航介绍,应引导消费者合理地消费,让借贷回归理性,这对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让利”,更是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