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郑州市举行人才政策实施暨人才工作“一件事”上线新闻发布会,就打造“一城”、落实“一策”、办好“一事”进行了发布和说明。
中原科技城建设提速将储备10万人才
“一城”,即2020年9月15日揭牌的中原科技城,是郑州“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创新格局的核心支撑,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自揭牌以来已签约领军项目84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850名,招揽软件开发人才1160人。
今年作为中原科技城建设的提速年,郑州将围绕“城市成形、创新成势”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谋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金融、优化服务等工作,构建产业、人才、创新、金融、服务“五链融合”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五链融合”是指完善产业链、激活人才链、贯通创新链、搭建金融链、强化服务链。其中,人才方面,力争3年左右,储备10万名有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金融方面,设立50亿元的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母基金、25亿元的郑州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创业引导基金,推动传统金融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3.0版人才政策聚焦5大群体
近年来,郑州通过“人才+项目+平台”等方式,促进人才流、资金流、项目流、技术流的良性互动,累计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
目前,在“1125聚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基础上,郑州推出了3.0版系列人才政策,以支撑郑州打造国家极具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郑州系列人才政策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名师名医名家等五大群体,围绕人才认定奖励、项目资助、公共服务三大类,项目资助最高标准提高到2000万元,拨付周期进一步缩短,让企业能够快速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郑州鼓励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新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持续做优人才承载平台。
此外,在医疗健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方面,都将提供更贴心的保障。如集中市域内优质医疗资源设立15家人才医疗保健点,为A、B、C、D类人才及家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提供高质量门诊、住院、专家会诊等绿色通道服务。
打造快捷高效“全链条”服务
发布会上,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同时上线。所谓“一件事”,是郑州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依托城市大脑和政务服务改革,梳理上线了20个人才工作“一件事”,涵盖了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为进一步吸引人才,郑州市强调,通过“一网通联”,多个事项“一窗受理”,相关事宜“一次办好”、“一周办结”。
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吕挺琳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才工作“一件事”的措施,将很大程度上为人才办事提供方便,比如,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相比改革前减少了5次跑趟、办理时限压缩了32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