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投稿邮箱:henannews@126.com

山前杨庄村的脱贫致富“三味曲”
  • 2021年01月12日 10:49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15日电 走进河南许昌襄城县山前杨庄村,一条条笔直的道路已实现硬化,两侧绿树成荫,与一望无际的田野相映成趣。自被确定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的对口帮扶对象以来,这个质朴的小村落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派驻山前杨庄村的第一书记龚培,与村“两委”共同谱写着一支脱贫致富的“三味曲”。

      “汗”味

      山前杨庄村地处襄城县南15公里的首山脚下,现有550户2387位村民,现有脱贫享受政策9户22人,兜底2户2人。

      刚刚摘掉脱贫帽子的山前杨庄村,“土坯子”装填着“穷壳子”,仅仅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以后的老百姓手头并不宽裕。

      2020年3月,根据许昌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任河南中烟许昌厂党建工作部副主任的龚培被派驻到山前杨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人地生疏,也没有农村工作经验,龚培决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高温的夏季烈日炎炎,龚培的衣服常常被汗水浸湿,村头巷尾、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共话家常、倾听民声的身影,一个“靠谱”的帮扶计划在他心中正逐渐成型。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头羊。围绕《贫困村脱贫后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任务清单》精神,龚培深切的明白,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致富,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走近山前杨庄村村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院子,不显得气派,却让人觉得像是到邻居家串门。

      “来到杨庄村以后,发现村支部拆除了围墙,也拆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堵心‘墙’,更有利于群众和村委的沟通。”龚培说。

      受到启发后,龚培以加强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他主动与村“两委”班子协商、与乡主要领导沟通,最终,确定了山前杨庄村以“创五好、强双基”活动为主线,将党员管理、党员培训学习、一编三定、流动党员管理以及“三会一课”等多项规定制度化,并上墙公示,重燃基层组织活力。

      “扶贫工作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接下来的日子里,龚培积极协调资金,对村室进行了修整和改建,巩固了村支两委阵地,利用新媒体平台组建“山前杨庄党员微信群”,也把“高高在上”的村支部变成了党和群众的“服务中心”,并筹建了村文化图书室,从社会、企业募捐图书2000余册,为党员提供了专门的学习、活动、办公场所,将村部变成了村里热闹的的“文化中心”,更好的为群众协调和办理生活中的急事、难事。

      74岁的老党员朱付坤对此感触很深:“以前,我们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但次数少,主要以念文件为主。龚书记来了以后,对学习抓得紧,学习次数多了,人心聚集起来了,干劲都被调动起来了。”

      只有发挥基层组织的强大力量,让广大党员动起来,才能为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而这其中流过的汗,走过的路,都化作宝贵的经历融进龚培的点滴工作中。在龚培的带领下,山前杨庄村支部像一台稳定运行的中心枢纽机,有序地指挥和带动着全村的脱贫致富工作。

      “辣”味

      金秋九月,豫中大地蔬果飘香。山前杨庄的特产羊角椒青翠欲滴,“辣”味十足,对于嗜辣的人们有着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而山前杨庄的现状却给人泼了一盆冷水,让人止步不前。

      山前杨庄村作为集体经济空壳村,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规模性产业……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龚培面前,如何“摘帽”致富还真是难啃的“硬骨头”。

      “精准扶贫要‘输血’与‘造血’巧结合,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扎根基层扶贫工作的龚培知道,贫困户要实现真正脱贫,必须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毕竟,输血只是一时,造血才是一世。

      而山前杨庄村还真有“造血”的条件。山前杨庄村的特色农产品羊角椒、西瓜、花生等作物远近闻名,是村民们眼里自发培育种植的“宝贝疙瘩”。

      但每到羊角椒丰收上市的季节,村民就会遇到一个大难题:“刚摘的辣椒集中上市,卖不出好价钱,想存放几天又容易烂,这可咋办?”

      村民关于羊角椒存放问题的焦虑,龚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一则《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实施意见》的新闻,让龚培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建一个保鲜冷藏库?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龚培一次次和村“两委”班子商量,与种椒大户沟通,到县乡协调资金,与团队设计图纸,一个容积200吨的保鲜冷藏库项目酝酿成熟。

      “以羊角椒为例,时令批发价格为2.8元,而春节期间批发价会升至6元,有了冷库后我们就能实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时令蔬菜的反季销售使村民增收,这是龚培勾勒的第一步扶贫基底蓝图。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为在基底蓝图上更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龚培在政府、企业、村子之间来回跑,申请扶贫资金,围绕首山优势旅游资源打造多种林果采摘基地,打造“金叶”采摘园项目,年预计收益可达5万元左右,提升新型产业的综合价值。村民们有了正确的发力方向,山前杨庄开始蓬勃发展。

      2020年对于李志阳来说是一个分水岭,他作为贫困户优先进入产业帮扶名单,眼见着致富有道,他笑得是合不拢嘴。“我们哪里想得到这么好的路子,等200吨的大冷库一建成,我们的羊角椒、花生价钱都要翻一倍,以后加上采摘园,我们的收入会更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啦!”

      “甜”味

      夜幕降临,晚风轻习。在山前杨庄的文化活动广场上热闹十足,卸下了一天的劳作,妇女们也像城里人那样跳起了广场舞,老头老太太怀里抱着孙子孙女一起跟着热闹,村民生活的热情更映衬出如今生活的甘甜。

      村民们高兴地说:“因为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村里基础设施改善了,我们收入也提高了,晚上没事儿跳个广场舞,这生活比喝了蜜还甜!这些变化真得好好感谢帮扶单位河南中烟许昌厂和驻村第一书记!”

      这“甜蜜蜜”的生活背后,是龚培和村“两委”班子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冷库”项目和“金叶采摘园”项目发展进程中,扶智是第一书记龚培更长远的工作重心所在。他在帮助贫困户落实公益岗位工作后,持续坚持深入调研走访,量身定制了“一户一策”帮扶方案,把技术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各类专家成了村里常客——种植专家受邀到村,免费开展种植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相关专家受邀送课下乡,为贫困户辅导养殖专业知识……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龚培和村“两委”班子的作为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如今,在山前杨庄村集体产业经济良好发展的趋势下,这个空壳村已经摘掉帽子,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通过在党员干部会议室设立“红黑榜”,开展“党员干部示范”专项行动、“最美家庭”创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好的乡风民风根植每家每户,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在龚培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民们的共同努力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山前杨庄村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久久为功,方能滴水穿石。今年,村里先后完成了美丽乡村初期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公厕、路灯……一项又一项工作在山前杨庄村得到了落实,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山前杨庄村“河南省文明村镇”称号。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流的了汗,吃的了辣,品的了甜,杨庄“三味”交织了村民们的人生“百味”,共同谱写山前杨庄脱贫攻坚的未来美好篇章。(王弥霄 董玉琴)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