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豫东门户”永城:废水荒山蝶变绿水青山

  • 2022年03月22日 16:3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图为永城市日月湖生态风景区。数年前,这里曾是“黑、脏、乱”的采煤沉陷区。 孙海峰 摄
图为永城市日月湖生态风景区。数年前,这里曾是“黑、脏、乱”的采煤沉陷区。 孙海峰 摄

  (伟大变革)“豫东门户”永城:废水荒山蝶变绿水青山

  中新网商丘3月22日电 (刘鹏 孙海峰)地处河南省最东部的商丘永城市,这些年有啥大变样?“犹如一张张彩色照片,蓝莹莹的天、绿茵茵的地、清凌凌的水。”在许多老市民眼中,曾经的永城就像一张黑白照,灰蒙蒙的天、光秃秃的地、黑漆漆的水,而如今,永城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绿色画卷,铺展在豫东大地上。

  永城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近日,在永城市日月湖生态风景区内,记者看到,碧水荡漾,鸟儿嬉戏,柳丝绦绦,风光旖旎……很难想象,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黑、脏、乱”采煤沉陷区,道路断裂、农田荒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偿还生态“欠账”,抚平生态“伤疤”,2009年,永城市将生态修复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借鉴全国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先进经验,因地制宜,科学运作,全力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修复。经过综合治理,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如今已蝶变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图为经过生态修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永城市沱河湿地公园。 孙海峰 摄
图为经过生态修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永城市沱河湿地公园。 孙海峰 摄

  “白天鹅是水生态的‘观察员’,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湖水附近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日月湖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勇说,“近年来,永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日月湖每年都会吸引许多白天鹅和其他野生鸟类到此栖息。”

  不止日月湖,在永城市沱河北岸,同样有一处经过生态修复、摇身一变成为市民“打卡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沱河湿地公园。在“云端”俯瞰,人们会被“城在水中映、水在绿中流、人在画中游”的壮美景观所震撼。

 图为经过生态修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永城市沱河湿地公园。 孙海峰 摄
图为经过生态修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永城市沱河湿地公园。 孙海峰 摄

  日月湖和沱河湿地公园的生态蝶变,不仅彰显了永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和成果,更见证了该市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定力。

  据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方面,该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将采煤沉陷区、废弃矿山建成生态涵养功能区、环境优美风景区、高效农业标杆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土地复垦率均高达95%以上。在农业主产区,采取“复垦耕地+居住用地+鱼塘+高效生态农业用地”模式,打破乡村组界,统一规划、集中流转,先后建成多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区,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在主城区周边,创新开展“景观治理”模式,相继建成了日月湖、还金湖、沱河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形成了“两湖四带一湿地30公园”的城市生态圈,促进了全市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为永城市日月湖生态风景区。数年前,这里曾是“黑、脏、乱”的采煤沉陷区。 孙海峰 摄
图为永城市日月湖生态风景区。数年前,这里曾是“黑、脏、乱”的采煤沉陷区。 孙海峰 摄

  得益于采煤沉陷区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如今的永城绿地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越做越大的城市生态圈每天都在市民的朋友圈刷屏。目前,经过治理,该市已恢复治理采煤沉陷区6.53万亩,有效保护耕地1.4万余亩。积极引入社会资金1.9亿元,对芒砀山3个废弃矿坑实施生态修复,恢复治理面积1500多亩。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43%,人均绿地面积15.52平方米,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永城市将资源高效利用、矿山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及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成绿色矿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质量实施以日月湖为核心的采煤沉陷区和以芒砀山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努力将“废水荒山”变为“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