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20日电 漫步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夯土墙之间,来自山东的游客王悠欣喜地发现,刚才通过“郑好拍”反映的指引标识不清问题,不到十分钟就有网格员到场处理,这样的服务效率让她感到惊讶。
这份便捷与安心,源于中牟新区坚持以解决问题、服务游客为导向,不断深化文旅领域“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实现“幻乐之城”城市IP风靡全国、出圈出彩。
小网格大作为 党建引领构筑治理新格局
“以前节假日来玩,最头疼的就是排队和交通问题。”经常带孩子来方特游玩的郑州市民刘鸣感慨,“现在完全不同了,从停车到入园,在各个关键点位都有网格员引导,秩序井然。”
变化的背后,是中牟新区精心构建的网格治理体系,按照“一乐园一网格”原则,该区围绕8大主题乐园精准布局文旅专属网格,建立由属地党(工)委书记与景区负责人共同担任网格长的“双网格长”制度。
“我们联合党支部融入了开发区干部、景区党员、职能局委等多方力量,让‘基层党组织+社会党组织+群众自组织’体系在基层网格扎根延伸。”中牟新区文旅专属网格负责人介绍说。
智慧赋能 织密文旅服务“保障网”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只有河南景区日均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面对大客流压力,中牟新区通过专属网格驾驶舱平台,实时掌握各区域客流情况,提前调度接驳车辆,有效避免拥堵。同时,该区建立“平战结合”的场景模式,突出“战时”对人员力量的调度指挥,强化资源的高效配置。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旅游警察张向东警官道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节假日期间,130名警力重点景区值守,140名警力保通道路,270名警力区域巡逻,另有80名警力随时备勤,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安全网。
在中牟新区景区,“1+1+X”警网联动模式成效显著。由1名民警、1名网格员和若干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逻小组,成为景区流动的风景线。
贴心服务 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
“上周六,孩子在电影小镇走散了,我们在‘郑好拍’上求助,不到五分钟网格员就帮我们找到了孩子。”提起这段经历,游客周晓军仍感动不已。
“扫码上传,即刻响应”——“郑好拍”小程序接入景区闸机系统和OTA平台网评,网格平台建立以来,流转处置各类事件513件,办结率100%,游客满意率高达99.8%。数字的背后,是游客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产业升级 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
网格治理不仅服务游客,更助推产业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产业链,中牟新区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强健了产业链“肌体经络”。
“联合党委+专属网格的模式,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负责人感慨,“前段时间景区电力设施突发故障,网格联动机制迅速响应,短时间内就恢复了供电,保障了园区正常运营。”
奥莱三期项目更是在取得建规证后两周内获得施工证,创造了项目推进的“中牟速度”。目前,该区已搜集招商线索83条,重点跟踪对接“郑州有戏”等21个项目,签约智慧、科技类项目15个,签约额达171亿元。
党建引领专属网格成效显著,中牟新区已获评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省级旅游度假区,并成功申建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双节”期间,该区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亿余元。
展望未来,中牟新区将坚持“大综合一体化”方向推进智能体城市建设,书写发展崭新篇章,为平安郑州、幸福郑州、创新郑州、智慧郑州建设贡献中牟力量。(张晨 白漫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