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7日电 (王佳宁)“遍布乡村的智能配肥站,为土地‘量身定制’营养餐,我这玉米长得比往年壮实多了!”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的种粮大户马文昌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收获的玉米笑意盈盈。这一幕,正是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集团)以科技赋能农业的缩影。
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践行者,心连心集团锚定“低效用肥、土壤退化”等农业痛点,承接国家“十四五”“障碍粮田”“面源污染”“轻盐碱”等重点研发项目,通过“好产品+好技术+好服务”,打通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为耕地质量提升与粮食产能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构建“科研平台+人才梯队+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心连心集团与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攻克氮高效、磷高效、腐植酸应用等核心技术,成功打造绿色产品矩阵,使不同产品在施肥减量6%至15%的情况下不减产,同等施肥量增产10%以上,为产业链技术升级提供了“硬核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复土壤生态链方面,心连心集团从风化煤中提取腐植酸精华研发腐植酸肥系列产品,该产品可使土壤空隙增加超18%、有益微生物菌群提升30%至120%,破解了“土壤板结、产能下降”难题,助力小麦、玉米增产7%至15%。
走进心连心智能温室大棚,科技与土地的“双向奔赴”触手可及:智能传感器实时捕捉温湿度、光照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精准指挥着灌溉阀门与补光灯;自动施肥设备按作物需求供给水肥。在水肥一体化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心连心集团实现了“三个精准”,即精准的配方、精准的用量、精准的施肥时间,为科学种植和高效农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心连心集团技术中心产品开发部经理刘锐杰介绍,为了以精准服务激活联农带农链条,该集团构建土壤数据库与种植大户数据库,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以数字化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信息壁垒,为不同土壤“按方造肥”,引领农业生产从“经验种地”迈向“数据种地”的智慧农业新时代。同时,该集团依托全国182个配肥站、217个高效农业服务中心,开展“种前测土、种中指导、种后验证”全过程服务,满足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需求,打通了“技术到田间、产品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科技研发链”,做优“绿色产品链”,构建“农事服务链”,布局“数字支撑链”……在此基础上,心连心集团带动运输、包装、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促进了农民就近转移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