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3日电 (陈贵洋)剪刀在发丝间轻盈游走,吹风、定型……不到半小时,一位志愿者便在镜中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这并非寻常理发场景,而是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绝技绝活展演区的一幕。来自北京的理发师孙凯将其提炼的“发艺八式”带上国家级赛场,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高精尖项目同台亮相,成为一道温暖的人文风景。
图为孙凯现场为志愿者修剪发型。王中举 摄
“发艺八式”涵盖剪、染、盘、刮四类核心技艺。其中,“三维立体剪裁”追求发型在动态中的自然美感,“V型刷染”技术则实现了发色的柔和过渡。这些技艺并非舞台表演的产物,而是孙凯在长期一线服务中,为解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而总结提炼的成果。
展演期间,孙凯手中的剪刀未曾停歇。一位赛场环卫工人经他精心修剪后,形象顿时清爽精神。“三天展演,累计为志愿者、保障人员及观众理发约八十人次。”孙凯说。这把剪刀已陪伴他行走六年,足迹远至西藏海拔四千米的哨所、新疆喀喇昆仑边防连队、青海玉树等地,累计为军人、老人、医护人员等群体提供义务理发服务上万人次。
图为孙凯在为志愿者发型做最后定型。王中举 摄
大赛组委会此前的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此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首次将理发技艺纳入展演。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展示此类贴近民生的技能,旨在彰显技能服务的温度与价值。
数据显示,中国美容美发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已超千万。在孙凯看来,一名优秀的理发师,不仅需要技艺精湛,更需怀揣服务温度。“在边防哨所,战士一句‘理完发,像是家里人来了’,便是技能价值最朴实的体现。”他说。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把剪刀登上国赛舞台,生动诠释了“技能照亮前程”的大赛主题。当日常技艺与高精尖技能同台辉映,正体现了技能生态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展现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道路的宽广和多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