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13日电 (陈贵洋)近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外贸发展迎来新的突破:外贸企业备案数量突破1000家,企业活跃度同比提升44.12%,今年以来新增备案企业152家、同比增长39.45%,标志着中原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图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296.81亿元,同比增长40.2%,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这一成绩得益于口岸管理局、新郑海关等多部门协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落地,精准服务企业需求,助力外贸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构建“1+4+N”口岸体系,持续强化开放支撑。以新郑综合保税区为核心,整合航空口岸、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国际邮件枢纽、国际陆港四类口岸资源,叠加多种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形成功能完备、效率领先的口岸格局,显著提升“买全球、卖全球”的物流服务能力。
创新“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成为一大亮点。通过打通综保区与空港口岸物理壁垒,推行“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大通关机制,区域通关效率提升超60%,企业运输成本降低50%以上,实现“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在营商环境方面,郑州航空港区创新设立外贸“一类事”窗口服务系统,整合多部门资源,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自2024年11月试运行以来,已办理帮办服务及业务280余次,14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分析指出,千家外贸企业集聚背后,是航空港区开放能级和服务效能的持续提升。作为内陆开放“桥头堡”,郑州航空港区正通过政策落地与服务优化,为中原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