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12日电 (李海珠)金秋时节,河洛伊川甘薯飘香。近年来,洛阳市伊川县依托境内多丘陵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且富钾富硒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借“薯”生金,打造“富硒红薯”产业名片。9月9日,走进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红薯种植基地,千亩红薯迎来收获期,数十名村民正在田间忙碌,将红薯分类装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从2010年起开始种植红薯,当时只有二十多亩地。”该村种植大户吴晓艳称,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种植基地已把红薯种植规模扩展到2000余亩。通过订单式种植,每到红薯收获期,谷瑶村的田间地头,来自全国各地运送红薯的货车络绎不绝,红薯也成了当地村民脱贫增收的特色产业。
“2013年,有了几年的种植经验后,我们想扩大种植规模,但是遇到了资金难题。通过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进村宣传政策,我们凭借‘农户联保贷’获得了第一笔5万元贷款,将种植面积扩至150亩,精品红薯销量实现翻倍。”吴晓艳表示。
从建分拣棚、买打包机到计划去南方包地种反季节红薯,再到注册产品商标,多年来,吴晓燕在邮储银行的贷款额度从10万元升至80万元。如今,吴晓艳所成立的农业公司已打通从红薯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年产值超六百万元,不仅带动多位年轻人返乡创业,还助力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产增收。

丘陵地区的甘薯飘香,地处伏牛山腹地的洛阳市嵩县,丹参、柴胡、皂角刺、连翘、山茱萸、黄精“六朵金花”开得正艳。
河南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拥有超3000种中药材,其中,洛阳嵩县本土生长的药材品种就多达1300余种。据介绍,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70万亩,超过50%的农户参与中药材行业,行业产值达60亿元。
在位于嵩县车村镇的富康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草药的香味扑面而来。该合作社负责人曹仁平表示,依托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适宜的气候,他长期从事药材的种植与购销,合作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019年,药材的价格暴涨,我当时想扩大经营,但是苦于缺少资金。”曹仁平回忆称,通过邮储银行的“中药材收购贷”,他获得首笔50万元贷款,药材的种植和收购规模得到扩大。之后药材价格下跌,货物滞销,曹仁平赔本出货仍难维持,再次求助邮储银行,经整顿后生意重回正轨。近一年药材价格再降,他再次借助邮储银行多样产品追加额度,生意逐步发展壮大。
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嵩县支行相关负责人称,针对嵩县中药材行业,该行开发“中药材收购贷”专项产品,额度为50万元至200万元。多年来,该行始终给予曹仁平支持,并见证其发展起伏。“目前,曹仁平是嵩县车村镇药材协会的会长,协会也获得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
谈及生意上的起伏,曹仁平表示,得益于邮储银行在关键时候的帮扶,其药材产业才得以如今的稳定发展。
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该行在服务乡村特色产业方面,积极发挥服务网络优势和资金优势,不断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打通金融惠农“最后一公里”。未来将通过政银合作全面对接资金需求、量身定制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数智赋能优化业务流程等举措,深耕重点领域、不断创新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