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14日电 (陈贵洋)近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办法》,推出“科技型‘白名单’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制度,设立1亿元专项风险补偿金,重点支持尚未获得国家级、省级资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解决“无标签有潜力”企业的融资难题。
据了解,缺乏权威资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郑州航空港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策改变了以往以“科技标签”为门槛的扶持模式,将服务对象扩展至研发投入大、成长性高的“白名单”企业。该政策采用阶梯式风险补偿机制,对单笔1000万元以下贷款给予最高60%风险补偿,1000万元以上补偿50%。目前首批已纳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50余家企业。
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河南省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已推出医疗器械注册证质押融资产品“医证贷”和科技保险产品“科惠保”。同时建立了科创园区整园授信模式,今年上半年为6家企业提供贷款近5000万元。通过“金融汇客厅”等对接活动,累计促成融资近4亿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7%。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结合“人才银行”“科惠保”等创新金融产品,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