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河南通许:科技赋能护航秋粮丰产

  • 2025年08月01日 18:5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1日电   眼下正值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连日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的农业技术人员冒着酷暑在该县田间地头给农作物“把脉问诊”,科学指导群众进行田间管理。

图为无人机在田间作业。
图为无人机在田间作业。

  “玉米抽雄期要做好防倒伏,大豆花荚期需补施硼肥……”在通许县冯庄乡东双沟村,高级农艺师张军一边示范,一边叮嘱农户“科学管理能让产量提升20%以上。”

  针对当前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生长关键期面临的持续高温、病虫害高发等问题,张军围绕“水肥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极端天气应对”三大主题,结合东双沟村土壤特性和作物长势,认真讲解关键技术要点。

  “以前全凭经验打药,今天才知道要‘对症下药’。”村民刘二强感叹:“专家指导让我们告别了凭经验种地的老办法。”

  在长智镇陈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4架无人机进行编队作业,统防统治成效显著:防治成本每亩从25元降至13元,作业效率提升12倍,农药用量减少30%。种粮大户陈红彬介绍:“以往人工打药需半个月,现在三天就能完成。”

  长智镇镇长李阳算了一笔账:通过配方施肥和飞防技术,该镇年减少化肥用量800吨,粮食亩产提升10%左右;通过减量增效模式,在减少投入的同时提高收益,每亩净增450余元。

  在四所楼镇陈子侯村,豪鹏家庭农场15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长势良好,农艺师彭玉春正在采集数据。“当前要重点做好应对高温干旱工作,及时浇水及叶面喷施叶面肥,增强抗倒伏能力。”彭玉春说。

  通许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农技服务下沉,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为秋粮生产保驾护航。(王音音 王君强/文图)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