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河南固始: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 2025年08月01日 10:1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1日电   夏日,漫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金蝉振翅、梨桃飘香、野菊满坡,一个个特色产业扎根乡土、多点开花,既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金蝉振翅:闲置林地变身“聚宝盆”

  如何让闲置林地焕发新生?该县马堽集镇姚寨村通过探索,让“地下蛰伏”的金蝉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树上黄金”。

图为黄伟崴在孵化金蝉。孟祥伟 摄
图为黄伟崴在孵化金蝉。孟祥伟 摄

  盛夏夜晚,姚寨村金蝉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柳林间灯火闪烁,村民们手提水桶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收金蝉。

  “采收金蝉一晚上能挣几十块,农闲时多了份收入,心里踏实!”村民孙先芳的话道出了大伙的真切感受。

  2018年,从杭州返乡的黄伟崴看中马堽集镇沙质土壤与护林带的天然优势,租用104亩闲置林地开启金蝉规模化养殖。如今,已有40亩出土金蝉,每亩年收益达8000元,年增收超30万元。

  从建成信阳首家金蝉种苗孵化基地,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再到开发金蝉采收体验游,黄伟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他带领合作社搞起“立体种养”,在林间套种庄稼、养殖家禽,还收集蝉蜕加工中药材,让单一养殖升级为复合型产业链。

  “现在有900多家养殖户跟我一起养金蝉,下一步我要扩大规模、提升服务,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黄伟崴说。

  梨桃飘香:甜蜜产业串起“致富链”

  固始的“甜”,不仅甜在舌尖,更甜在乡亲们的心间。该县南大桥乡的梨园、陈淋子镇的桃园,用累累硕果串起一条富民强村的“致富链”。

图为游客在采摘翠玉梨。周以宏 摄
图为游客在采摘翠玉梨。周以宏 摄

  走进南大桥乡果满园种植家庭农场,580亩梨树与160亩桃树郁郁葱葱,空气里满是清甜的果香。

  “这里的果子是原生态种植,孩子爱吃,我每年都来采摘!”市民王帅的认可,是农场负责人张明东坚守绿色理念的最好见证。

  自2014年农场成立以来,张明东已带动周边5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发放工资超70万元。如今,他又琢磨起深加工,古法熬制的秋梨膏成了抢手货,梨膏糖、小碗炖梨、水果罐头等新品也将上市,让“甜蜜经济”持续升级。

  在陈淋子镇,科技为“甜蜜产业”再添助力。陈淋子镇前庄村龙来福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引进霞晖十号、紫金玉翠等鲜桃新品种,十余个优质品种梯次成熟,让采摘季从五月持续至十月,日均销售2000余斤。

  花种遍野:药用野菊铺就“振兴路”

  固始县的特色产业版图上,药用野菊花正成为新的亮点。该县段集镇的田野间,连片的药用野菊正处于二次打顶期,长势正旺。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近日,该县举办药用野菊花种植技术培训,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充电”。专家结合固始县的土壤、气候特点,详细讲解药用野菊花种植与采摘要领,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技术动能。

  药用野菊花花可入药,茎秆叶片粉碎后能作饲料添加剂,还能制成外敷药包。这朵“致富花”的落地,离不开信阳农林学院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2023年,该工作队在段集镇乐道冲村推广药用野菊花种植试验成功,其“易管理、抗旱强、收益高”的特点很快被村民认可。

  “药用野菊花亩产收益能达1500元,现在全村几乎家家种植。我们80余亩的育苗基地源源不断提供种苗,人均增收超3000元。”乐道冲村党支部书记汪定坤介绍道。

  如今,该县药用野菊花种植已达五千余亩,未来还将持续做深做实这篇“致富文章”,让药用野菊花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固始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金蝉养殖、梨桃种植、药用野菊种植等特色产业,构建起涵盖21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48个“三品一标”认证、3个农业农村部地理产品标志、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的农业品牌矩阵。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固始县徐徐展开。(徐纯 祝孟超 柴瑞 舒志)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