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六校齐发 郑州航空港科创城迎来建设高潮

  • 2025年07月15日 17:0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5日电  (李海珠)8所高校签约落地、6所高校加速冲刺……盛夏七月,郑州航空港科创城片区建设正酣。桩机起落间,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焊花闪烁中,一条条路网向远方延伸,正以“港区速度”诠释着中原大地的创新渴望。

  “再有两个月,首批新生就能坐在这里上课了!”站在郑州财经学院新校区的教学楼前,该项目负责人难掩激动。这座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校园,一期工程43万平方米已装修完成,具备师生入住条件。2025年9月,这里将迎来首批学子,“财经+科技”的办学特色,以及智慧教室、数字经济实训中心等硬核设施,已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做好准备。

图为郑州财经学院实景图。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不远处的郑州财税金融学院新校区,同样建设得如火如荼。据介绍,5月26日,该项目部分教学实训楼和学生宿舍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目前,内墙抹灰施工正有序推进,部分楼栋已完成封顶。这所占地1169亩的校园,总投资达30.72亿元,规划容纳2万名在校生。在2027年全面竣工后,将成为中部地区财税金融人才的“孵化器”。

  在中原工学院航空港校区的工地上,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的一期建筑群已初具规模。这所规划占地1578亩的“电子信息高地”,承载着河南填补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的重任。2026年秋季,首批学子将在这里开启求学路,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图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实景图。郑州航空港区供图

  7月9日,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候选人公示发出,751亩的一期工程将锚定2026年投用目标,全面进场开始施工。作为河南首所航空航天类本科院校,这里未来将为国产大飞机、低空经济产业输送“河南力量”。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工地上,10栋主体建筑已勾勒出清晰轮廓。一期14万平方米工程全面封顶,部分建筑进入装修阶段。这所占地1537亩的“工匠摇篮”,规划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专业。2026年8月北院区投用后,将与周边企业构建“产学研”闭环,为“制造强省”锻造技能尖兵。

  河南技师学院的工地上,测量人员正顶着烈日标定坐标。这所总投资21.75亿元的职教新星,一期407亩工程计划12个月建成,重点培育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技能人才,每年将为产业输送2500余名“准工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课堂与车间无缝对接,为河南先进制造业夯实技能底座。

  “这不是简单的‘1+1’,而是能量的‘乘法效应’。”在科创城片区建设指挥部的规划图前,该片区负责人指着六校分布示意图表示,科创城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校园的数量,更在于学科互补形成的创新生态。

  在教育组团崛起的同时,配套设施也在加速落地。在郑州航空港国际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科教产业园配套道路施工现场,路网沟槽开挖、管网铺设同步推进;活力文化街区、人才公寓、公共交通的规划蓝图已进入细化阶段。“15分钟生活圈”这种“教育+生活+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正助力科创城从“大学城”向“创新城”跨越。

  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科创城将陆续迎来“人才涌入”的爆发期。届时,这里每年将输送各类人才超5万人,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金融财经、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成为支撑航空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