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29日电 西红柿炒蛋、红烧茄子、炸酱面、醪糟汤……近年来,三门峡湖滨区始终坚持将老年助餐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效工程”来抓,通过优化布局、拓展服务、打造品牌等方式,切实把暖民心行动暖到老年人的心坎上。

临近饭点,车站街道文峪社区的老年助餐食堂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三三两两结伴陆续来到这里用餐。这里以会员制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每餐制定不同菜单,早餐3元至5元,午餐10元至12元,晚餐3元至5元。
“我们为辖区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上门送餐等服务,考虑老人的饮食习惯,少油少盐,荤素搭配,菜品也定期更换,明厨亮灶大家看得到,吃得也放心。”该餐厅负责人王宁介绍道。
“下楼走几步就能来用餐,非常方便。”“食材挺新鲜的,吃得放心!”提及老年助餐食堂,用餐的几位老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车站街道文峪社区助餐食堂作为全区首家老年助餐定点单位,是湖滨区不断完善提升养老助餐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湖滨区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地域特征、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要求,综合考虑老年人口分布、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优先在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建设老年食堂,在老年人居住分散的社区设置老年助餐点。通过“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的模式,逐步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湖滨区共建成28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包括12个老年食堂、16个老年餐桌。
同时,该区28家老年助餐场所采取多模式运营,或是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乡(街道)敬老院,向周边村(社区)提供配餐、助餐服务,在各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助餐点,为老人提供就餐或简单的食物加工、加热场地,或直接将餐食送到老人家中,将服务延伸至家庭。或是以村(社区)或小区物业为主体,建立辖区内的食堂,对老年人给予相应的优惠与配餐送餐服务。或是与第三方合作(饭店、运营机构),建立助餐机制,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老年助餐是民生‘关键小事’,更是‘暖心大事’。”湖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老年助餐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打造优质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真正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爨喆/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