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洛阳偃师区:“万人助万企”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 2025年04月18日 10:1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18日电   “我们刚反映对申报水资源税的具体流程和相关税率不清楚,税务局干部就专门来现场给我们进行专业辅导,让我们心里充满温暖。”近日,谈及洛阳偃师区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偃师区美达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这样的包联帮扶,只是偃师区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偃师区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工作成效,以“123456”(即坚持每月12日集中助企服务日、抓住三项重点、解决四项问题、完善五项制度、开展六类培训)为抓手,全面开启“服务模式”,广大干部下沉第一线,尽心尽力为企业纾困解忧、助力赋能,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企纾困,制度先行。偃师区将每月12日定为集中助企服务日,由区级领导、经济局、镇办226名助企干部分包401家企业,镇办机关干部分包联系台账中的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建立完善月通报、快速反应、台账销号、攻坚行动、平台创新等“万人助万企”五项制度,对包联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管理体系、督导调度、考核奖惩、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将“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万人助万企”行动成效的重要指标,从严考核、客观评价,督促各地各部门及包联干部深入扎实开展工作。

  产业是偃师的强区之基、富民之要,也是偃师的潜力所在。在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中,偃师区紧盯促进优质存量企业做大增量、加强潜力企业培育、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三项重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存量企业重点宣传区促进招商引资及存量做增量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建立存量做增量项目问题台账,加强现场督促,及时解决问题,全年共实施存量做增量工业项目123个,总投资285.1亿元。加强潜力企业培育,制定三轮摩托车、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建立全区50家潜力企业培育台账,实行大员分包、每周走访,“一企一策”培育壮大。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每月组织召开各行业协会和企业家“同心汇”交流活动,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和建议,引导协会全年开展“三轮摩托车高峰论坛”“鞋业国际贸易展会”9次,成交额80亿元以上。

  立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偃师区不断畅通诉求渠道,倾听企业呼声,重点围绕“双停”企业盘活、企业融资难、企业清偿账款、涉企执法行为四项困难问题,严格落实问题收集、梳理、交办及反馈等工作机制,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偃师区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赴国内外先进地区及知名大学培训7期,组织惠企政策宣讲18次、知识产权保护培训3次、“夏都商语”企业沙龙13期、跨境电商3期,培训企业家1000余人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炎炎夏日到凛冽寒冬,偃师区各级助企干部深入工厂车间和项目建设一线,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一场场宣讲,让企业熟悉了惠企政策;一趟趟实地探访,摸清了企业的困难诉求;一次次来回奔波,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2024年,偃师区完成新增市场主体6500户、“个转企”110家、“小升规”入库企业58家,新认定17家创新型企业,新增5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制造业头雁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2个,投资25.63亿元;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35家,建成科技孵化载体和创新平台24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163.7亿元,其中风口产业项目12个,开工率100%……一揽子政策措施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助力下逐件落地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123456’为载体,健全完善政企沟通协调机制,实行专班化推进、全程化服务、精准化帮扶,实时协调解决企业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将‘万人助万企’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凝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偃师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李育英说。(牛朝霞)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