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致富路上,河南济源这家民企何以“一马当先”?

  • 2025年04月03日 15:27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3日电 (杨大勇)早上8时,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思礼村53岁的齐树换启动叉车,把堆满菌种袋的货架精准地送到培养车间。“离家近,工资也高,一个月5000多块钱,加上万洋集团的分红,日子美着哩!”她擦了把汗笑道。

  在济源市思礼镇,从生产车间的轰鸣到助老食堂的烟火,从惠农支农到乡村医疗升级……这家深深扎根乡土30年的民营企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致富。在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共同致富故事?近日,走进济源,走进坐落在思礼镇以万洋集团为代表的企业,探寻其中的秘密。

  开辟路径 带动四方百姓致富

  三年前,思礼镇北姚村的食用菌合作社因资金短缺几近停产。

  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洋集团)党委书记卢军亮回忆道:“乡邻有难不能坐视不管,主动为其提供担保贷款300万元,帮助解决村里的难处。”

图为万洋集团支持兴办的菌菇项目。李超庆  摄

  “如今,这个食用菌合作社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带动周边70多户村民就业。”北姚村党支部书记姚小兵称,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万洋集团的支持,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

  思礼村第8村民组卢国富从部队退伍后,进入万洋集团工作,赶上万洋集团提供入股分红的好时机,为企业员工和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径。如今,他家已拥有三辆轿车,曾经不敢想象的生活,现在都成了现实。

  “我们一家四口都在万洋集团上班,不说年底分红,光我们四个人的工资收入一个月都在2万元左右。”卢国富介绍说,过去买水果,只挑苹果、梨等本地常见的品种,如今生活好了,钱包鼓了,消费也不一样。以前见都没见过、想都不敢想的水果,现在村口的超市里随便就能买到。

图为万洋集团支持建设的万阳湖。李超庆  摄

  这些变化被思礼村党支部书记卢川记在厚厚的“账本”里:从2022年起,万洋先后出资130万元建设村办企业材料包装厂,实现了年利润超100万元,如今包装厂每年反哺村养老服务中心40余万元。更让他自豪的是,村医院的CT机、心电图仪等医疗仪器全是万洋捐赠的,“现在体检都不用往市里跑。”

  多年来,万洋集团积极投身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累计投入800余万元购置45台大型农机设备,免费为周边10个村庄提供犁地、耙地、播种及收割等农业生产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开展。在产业帮扶方面,万洋集团投资530余万元助力水洪池村打造扶贫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元食堂”温暖一方养老幸福圈

  上午11时,思礼村老年服务中心的“幸福大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老人们陆续走进食堂。

  76岁的卢领喜围坐在餐桌前,服务人员把刚盛好的炸酱面递到他手中。

  “一顿饭只要一块钱!米饭馒头啥都有,顿顿不重样,你说美不美吧?”卢领喜边吃边说,年龄大了,以前在家都是做一顿吃三顿。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老伴儿还有几个月才满75岁,现在正天天掰着指头盼“晋级”呢。

  这方100多平方米的空间,承载着乡村振兴温暖人心的一面。2023年重阳节,万洋集团出资打造的思礼村老年服务中心投用,让75岁以上老人不再为吃饭而发愁。

  “目前登记在册的老人数量有170多人,每天来就餐的在120人左右。”该服务中心负责人卢一峰边说边掀开后厨的帘子,各类蔬菜、生鲜分类整齐码放。

  卢一峰介绍,“幸福大食堂”一年的开销约40万元,这些费用大多是由万洋集团出资建设的村办企业来承担。

  “‘幸福大食堂’解决了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增进了老人间的互动交流。”思礼镇副镇长李阿真坦言,目前,这种村级主导、企业参与、百姓受益的养老服务模式正在思礼镇逐步推广。

  助力乡村振兴 画出互助“同心圆”

  万洋集团实现从单点帮扶到构建生态闭环模式的转变,践行着企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村办包装厂便是这一创新思维的具体实践。其巧妙对接万洋集团的上下游业务,源源不断地承接相关订单。在高效运营下,包装厂年利润轻松突破百万元。这份盈利并非停留于账面上,而是积极反哺村里的养老产业,为村民生活保障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万洋集团心系乡村建设,注资1000余万元成立万洋乡村振兴慈善爱心基金,全力支持思礼、南庄等村开展“乡村振兴精品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改善上,出资900余万元建成思礼村委办公楼与卫生室,还积极推进全村道路铺设、电网改造、燃气入户以及路边绿化等工程,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不是单行道,而是企业与乡亲们互相成就的同心圆。”卢军亮表示。

  在思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坦的乡村振兴理念中,产业振兴、就业带动和链条延伸等要素极为重要。

  “万洋集团所在地思礼村人均收入连续14年位居济源市第一。”王坦说,这与企业的就业带动作用息息相关,村民们依托镇里重点企业的上下游产业来实现增收。部分村还兴办劳务公司,一方面精准满足周边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众多企业中,万洋集团产业布局广泛,产业种类最为丰富,为周边村民带来的收益也最为可观。此外,在金秋助学、重阳节慰问老人等公益活动中,万洋集团始终冲在前面,彰显企业担当。

  “乡村振兴路上,民营企业要‘一马当先’。”万洋集团董事长卢一明表示,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应当把父老乡亲们的福利事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一个企业的好与坏,要看你社会责任贡献的大小,只顾挣钱而忘了父老乡亲那就错了。

  就近上班、入股分红、反哺养老……将企业、村庄、村民三者连接在一起。在当地,以万洋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不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