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1日电 寻春花、问春柳、听春风、踏春景……春分时节,一场“以花为媒”“促消费、兴文旅、展形象”春季系列文旅活动在河南鄢陵拉开序幕。
在鄢陵唐韵小镇,千余亩樱花和玉兰花进入盛花期,艳如朝霞,白似瑞雪。

据介绍,该小镇以“唐风雅韵·玉兰倾城·樱花烂漫”为主题,策划“玉”你相约、“樱”你而来唐韵花海花朝节等多项旅游活动、“文旅+节会”“文旅+非遗”“文旅+研学”等多业态融合以及在全县开展的9项春游花海系列活动、9项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0条精品旅游线路等,推动鄢陵春季旅游活动热度持续攀升。
春有“一路繁花·香约鄢陵”为主题的“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动;夏有“蟠桃采摘游”“千亩荷塘观光游”等;秋有“金秋花都赏花游”“单车嘉年华·自驾车花都休闲游”等活动;冬有“蜡梅·梅花文化节”“冬游河南·踏雪寻梅”等活动。
近年来,鄢陵提出“花木+旅游”融合发展,根据不同花期推出旅游花事活动,力图把鄢陵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2001年至今,当地已成功举办21届花博会暨生态旅游节、10届花都之春、11届蜡梅·梅花文化节等特色旅游活动,月月都有“旅游黄金周”。
“原来只打算停留一天,没想到竟待了三天。”武汉市游客张瑞君一家三口刚刚在鄢陵度过了一个轻松难忘的假期。一天变三天,正是鄢陵旅游释放出的“热效应”。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鄢陵县共接待游客120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17%。
同时,鄢陵的花不仅“能看”,而且“能用”“能喝”。
在鄢陵金雨香草庄园,每年四五月份,法国格拉斯玫瑰、大马士革玫瑰等世界知名玫瑰品种摇曳生姿,吸引游客驻足打卡。
而采摘而来的玫瑰花,大多经过选花、浓缩、蒸馏、醇化等环节后,通过现代科技萃取成天然精油、纯露,实现身价倍增;还有的玫瑰花经过晾晒、烘干等工序后,制成玫瑰花茶,唇齿留香。
一花多用,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金雨香草建成了许昌市“芳香植物应用萃取研究中心”及鲜花储存、精油萃取车间,与浙江大学科研团队携手,以优化提取工艺实现了玫瑰精油提取香味纯正、出油率高的目标。
目前,该中心每年可提取各类纯香草精油近700公斤、纯露50万公斤,成为中部地区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能最强的香草种植基地。
“我们产业园不仅种植香草、生产护肤品,还建起了古陶瓷博物馆、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中心、产品展示与体验中心、金雨玫瑰庄园酒店,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引得不少游客争相打卡。”金雨玫瑰生产部经理张龙说。
此外,鄢陵充分利用良好生态这一优势,推动花木和康养融合发展,努力拓展以康养为核心的绿色产业。
依托风景秀丽的鹤鸣湖景区,鄢陵县规划了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坚持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有序发展的原则,建设国际康养小镇、生态休闲小镇、运动健康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等,打造多业态跨界融合的特色主题小镇集群,力争在5年内实现康养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未来,鄢陵将以花木主产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三区”为依托,开展苗木标准化生产、鲜花切花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夯实第一产业;以发展园林绿化工程、花卉精深加工、花木营销及物流体系为主线,开拓第二产业;发展信息网络、康养旅游业壮大第三产业。三产融合,一同发力,打造业界新坐标。
“下一步,鄢陵花木产业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赋能,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花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花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鄢陵县委书记李亚强说。(李海珠 郑法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