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8日电 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完成生产总值425.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位居全市第一;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市第一。
三个“第一”的背后,是鄢陵县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推动县域经济增势增能的成果。近年来,鄢陵县积极拉升工业短板,加快推进盘活低效资源、化解存量债务,加大与国企、央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消除风险隐患、壮大产业规模,交上高质量发展的“鄢陵答卷”。
在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业大道和未来大道两侧,过去长期闲置的现代化厂房内,集聚起26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鄢陵县积极探寻低效土地退出补偿机制,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经营、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土地置换、技术引进、“零地招商”等模式,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规划改造,吸引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盘活土地厂房2100余亩。
这是鄢陵县委、县政府以“腾笼换鸟”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双提升”的典型案例,把“死鸟笨鸟”换成“活鸟俊鸟”,同时利用国企、央企的资金实力、先进技术和市场渠道,加快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真正让闲置低效用地“活”起来。
其中,河南交投项目收购入驻原科技创业园西北闲置土地,盘活土地面积90.9亩,引进交通安全设施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5亿元,年产值10亿元。截至2024年底,该基地实现产量破万吨、销售额破千万,锌镁铝光伏支架生产线、标识标牌生产线等新项目陆续上马。
通过与国企、央企的合作,鄢陵探索出化解县级债务的新思路。一方面,通过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部分债务转化为长期投资或股权合作,减轻短期偿债压力;另一方面,借助国企、央企的资金支持和项目带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根本上改善债务状况。
如鄢陵县在与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立物资机械公司后,又“牵手”上市公司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河南国统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化解债务4.36亿元。同时,还招商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入驻鄢陵,如与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0亿元的天山建材高性能混凝土项目,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由于我无法到现场办理公司变更业务,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全程指导我在网上提交变更申请,并提供免费邮寄服务,感谢他们耐心、暖心、便捷的服务,为他们点赞!”在对鄢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的感谢信上,企业负责人徐秋丽如是说。
稳健、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使得入驻鄢陵的企业发展“如鸟归巢”。鄢陵不仅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政务流通再造,探索县级领导“陪跑、帮办”机制,全县2240项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即来即办或“最多跑一次”,县级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为95.2%,探索建立并实施的“五极五优”模式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示范案例;还切实提升人文环境,保持政策连续稳定,妥善处理招商合同履行、企业账款兑付等问题,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签约引进高新技术、智能制造领域项目35个,总投资13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位居全市第一;15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8%;3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0.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7.7%。(李海珠 郑法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