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3日电 3月12日,在位于河南省台前县侯庙镇大杨村的台前县蓝悦服饰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一批出口日本的女士内衣订单。指尖翻飞间,一件件内衣迅速成型,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乐章。

据了解,该企业于2016年10月引进台前县,总投资1200万元,主产女士内衣,年产量达50余万套,产品销往日本等地。
“我在这里干5年了,每个月的工资能拿到三四千元。家门口就业不耽误接送孩子,比出门打工强多了。”工人张田田表示,生产车间的建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难题,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
据介绍,大杨村拥有人口2100人,而耕地仅有1600余亩。“要振兴,必须得兴产业。”大杨村党支部书记杨代昌称,“目前,全村耕地已完成流转,可实现人均年净收入400余元。”
近年来,为解决村民就业、增产增收,大杨村陆续引进多家服装加工、羽绒分拣、竹制品加工企业并建成12个车间。在杨代昌看来,这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6万余元,还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在村里车间上班的村民有120余人。即使一位60余岁的老人在竹制品加工厂干一天也能挣四五十元!”
收入稳定了,村里的环境也要跟上。修建主干道的柏油路面、次干道提升、铺设主干道雨污管网……2024年,大杨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同时,村里自筹资金120余万元,铺设胡同雨污管网、建设污水井,真正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
行走在大杨村,干净平坦的柏油路旁是漂亮整齐的农村宅院,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谈及未来产业发展,杨代昌表示,村“两委”计划再整合村内13亩闲置土地,扩建服装加工车间,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海珠 王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