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1日电 (李海珠)为响应教育部“2025年毕业生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号召,3月11日,在河南高等教育协会、河南省人社厅指导下,“校企共育、职引未来”大学生就业力赋能峰会在郑州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举办。

本次峰会聚焦当下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等社会热点话题,吸引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西亚斯学院等40所高校代表以及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如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赋能,为校企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目前河南产教融合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桥梁’‘土壤’‘薪火’,此次峰会正是把产教融合蓝图转化为实践成果的重要一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正厅级巡视员刘昱旻在致辞中表示,校企协同机制的初步形成,让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升级需求同频共振,为人才与岗位搭建“桥梁”;把企业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模块、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培育出产业发展的“土壤”;让企业技术骨干带着项目走进课堂,让高校教师带着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实现知识与经验的“薪火”相传。

本次峰会主办方卓米集团董事长乔海霞认为,当下大学生表现出看似“躺平”的“缓就业”,其核心是需要方向、需要路径、需要方法。而卓米集团则致力于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身就业技能以及高校就业辅导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人才全产业生态,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就业的无缝对接,让就业与用人不再成为难题。
“产教融合在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中起重要作用。”郑州大学纪委副书记李振伟称,高校就业部门和劳动教育部门应通过联合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期望以及就业意向,积极与企业沟通,引企入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表朱元昊看来,当前数字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科技行业格局,毕业生在融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时存在一定滞后期,根源在于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此次峰会为高校、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有望带动更多企业携手高校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当日活动上,卓米集团与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校、企业和毕业生的多方共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