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河南叶县:康台村的和美蝶变

  • 2025年03月02日 19:5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2日电  近日,在河南叶县田庄乡康台村,清澈的河水顺着村边的潭罗沟蜿蜒流进村里,在村内盘绕多圈后又流进潭罗沟;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路组成规则的“田”字,一路一景;滑梯、秋千、沙滩上,处处可看到孩子快乐的身影……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决定今年春季再栽植些蔷薇、紫藤等开花的藤蔓植物,将我们村打造成花海……”村党支部书记康跃民说。

  “在春节后全县首次和美乡村工作集中调研中,康台村拔得头筹。他们靠着集体经济收入保持环境打造不停步,将会蝶变得更加和美。”乡长兰丰蕊说。

  围村的绿树引来村集体发展的第一桶金

  康台村紧邻田庄乡政府所在地,是个普通的平原乡村。全村1230人1680亩(1亩≈666.67平方米)地,年轻人外出务工增收,与其他村子一样,田地是他们发展的最大资本。

  由于该村周围荒地多,2019年,原叶县林业局驻该村后,为该村争取来一个森林村镇项目。“我们就在这个项目上启动了村庄的发展。”康跃民回忆道。

  森林村镇项目落户该村后,270亩树包围了村庄,在全村管护下树苗茁壮成长,使得该村掩映到绿海之中。

  然而,村庄内依然破旧,村内荒坑多垃圾多,拆除的房屋成了一块块难看的“牛皮癣”。“何不将绿树充分利用起来?”面对着一天天长大的绿树,在各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大潮中,村“两委”干部在树海里动起了脑筋。

  “村庄容貌是一个村的精气神,有了精气神就能凝聚人心。”康跃民介绍道,于是,他们挖了上万株树,栽植到村内的街边、屋旁。由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兴起,他们又及时移出部分树苗,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销售给了其他买树的村子。“仅此一项,就为我们村带来近50万元的收入。”康跃民说。

  康台村庄的快速变化,也为该村争取来17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在村内近3亩的荒地上,上级扶持的太阳能项目开始发电,村集体每年又稳稳获得近20万元的收入。

  有了钱就敢干项目。该村陆续流转村民6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花生和玉米。靠着精打细算和科学管理,每亩年纯收入超过500元,每年村集体又进账30多万元。

  近段时间,全村的50多亩丹参开始收获。自去年开始,为扩大土地收益他们拿出60多亩土地种植白术和丹参。去年年末,12亩白术已经丰产丰收,亩纯收益达到800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康跃民说,收购商已经估产,丹参亩产两吨,每公斤5.5元。刨除成本,每公斤纯收益近两元。“最低也能再进账15万多元。“康跃民高兴地说,他们会结合市场形势,在种植粮食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实现土地不断增效。

  从绿到美,为村集体发展持续“蓄能”

  “没想到还有这么漂亮的村子,清水绕村,绿树围村,还有秋千、滑梯、沙滩让孩子们开心地玩,更能坐到茶馆里喝到清甜的果茶。”2月23日,星期天,城区居民王伟峰感慨地说道。

  当天,与王伟峰夫妇一样带着孩子来玩的游客有上百名。“春节期间更是每天能有五六百人,更有网红来“打卡’唱歌。”有村民自豪地说。

  从绿到美。近年来,在和美乡村背景下,康台村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

  村旁有条长年存有污水的沟叫潭罗沟,村内有多条荒沟与该沟相连,与普通村子一样,危房拆建后的荒院随处可见。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后,他们在移树绿化的同时,开始对村内的道路进行硬化。村内三横三竖6条道路被巧妙地设计成田字形,顺着哪条线都能出入村子;排间道、背街小巷也完成了硬化;动用机械填坑疏浚沟渠统一与潭罗沟相连,引来上游马河的清水,绕村的清水为村庄增添了灵气。

  有水就得有园。于是,荒坑填平了,废弃的宅基地绿化了,建成了多个街边游园,在里面建凉亭、长亭,堆假山盆景,种不同的花卉,一园一特色。水边园旁配上滑梯、沙滩、秋千,还特意用北海道黄杨围成了儿童迷宫,将破房屋设计成“上房揭瓦”的图景,更是将几间旧房屋升级为乡村振兴展示馆,看村内农副产品展览、品乡间蜜薯果茶....。.

  2024年下半年,村集体自掏腰包60多万元(加上上级扶持10万元)建成两层9间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站,几乎同时建成的还有该村投资十几万元的标准村卫生室。“村集体自掏腰包拿出这么多钱建村室卫生室的,恐怕在叶县属第一例。“在前不久的全县和美多村工作集中调研中,县领导由衷地评价道。

  不但如此,自2020年以来,该村围绕和美多村整治,每年都要投入20多万元。

  筹建吨包、餐饮项目,让全村实现一二三产业“齐步走”

  该村村外一处2700多平方米的空地已经被填平。“这是我们投资100万元的吨包项目,将建两条生产线。“康跃民说。目前,建设车间的土地手续已经完备。他还介绍,投产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更能带动30名村民就业。

  田庄乡距离叶县境内的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不远。开发区的企业每年都要外购大量的包装吨包,他们就近建起包生产线,既能安排村民就业又能让企业减少物流成本,吨包车间建设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

  绿进村,水进村,为村庄引来了人流,也为村集体发展持续“蓄能”。据康跃民介绍,他们还将对村上的游乐项目升级打造,拿出一块场地打造欢乐谷落地一批更吸引孩子的游乐项目。随着村内人流的日益增多,多村振兴展示馆也会为村子带来更多的收益。

  康跃民透露,为服务好游客,他们还正筹建打造农家乐餐饮项目,用当地丰富的土特产招待游客,以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走上文旅产业的道路。“这些项目落地后,我们村就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同步走,村集体会更强大,村民腰包会更鼓,村庄也会更美丽。”(杨沛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