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24日电 (王士豪)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23日上午,据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1月,《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史向阳就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解读。

据悉,《规划》是河南省郑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对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史向阳表示,首先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需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立市,在中心城区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航空港区、经开区、高新区重点布局新增产业空间。
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十余个千亿制造业集群,扶持一批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高科技园区,通过中心城区引领、县区支撑、乡镇提质,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主业突出、相互协调、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布会上,史向阳在谈及如何保障郑州产业发展空间时称,《规划》至2035年,全市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等产业用地,面积总量不少于400平方公里,力争达到450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产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
他表示,坚持把开发区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严控开发区内工业用地性质改变和产业用地占比降低。
郑州如何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史向阳称,全市构建“一带引领、一核聚力、两翼驱动、多点支撑”的创新网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创新用地政策上,史向阳表示,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工业用地全流程管理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推行带“方案”出让“标准地”模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