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河南台前:大红灯笼照亮村民致富路

  • 2025年01月21日 23:1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21日电   弯挂钩、扎骨架、缝灯笼面、刷金边、装灯笼穗……春节将至,濮阳市台前县打渔陈镇周庄村灯笼加工基地内,工人们正在赶制大红灯笼,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一盏盏大红灯笼不仅增添了年味儿,也照亮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制作灯笼是个手工活,简单易学,用不了几天便可以熟练上手,”负责为灯笼刷金边的吕秀丽说。她已经在这里干了六年,每天能挣100块钱,计件算工资,在家门口打工能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

图为工人为灯笼穿骨架。王为峰 摄

  据了解,当地自古就有制作灯笼的传统。每到逢年过节,村里的手艺人就主动上门帮忙制作,各式各样的灯笼悬挂在大门两边、街头巷尾,寓意五谷丰登、平安祥和等,“灯笼周庄”也成了豫鲁黄河两岸的一张文化名片。

  看到了发展商机,吴月军、吕彩凤夫妇在自家院里建起了灯笼加工作坊,和工人一起制作的纯手工灯笼让他们挣下了第一桶金。之后,两人拿出多年积蓄,在村里投资建设了灯笼加工基地,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和闲散劳动力就业。

图为大红灯笼串成串。王为峰 摄

  “要想灯笼跟上市场,首先创新思路要跟上发展。”吕彩凤一边盯着市场,一边研究灯笼制作工艺。从大灯笼到小工艺品、从钢筋骨到竹子骨、从红绸绒到一般红布、从烫印花到手工绘……吕彩凤大胆尝试工艺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加美观、实惠、耐用的灯笼也受到顾客的青睐。

  如今,周庄村的灯笼除了在当地销售,还销往聊城、菏泽、濮阳等周边地市,带动村里20多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灯笼加工基地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谈及未来灯笼产业的发展,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子保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灯笼制作规模,引进先进制作工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开辟电商直播基地,带动本村及周边乡村共同致富。(李海珠 王为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