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郑州航空港区开放程度河南领跑、全国领先

  • 2024年12月24日 10:41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4日电   口岸是体现外向型经济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12月23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局长郭利超介绍,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口岸产业加快聚集,初步形成了内陆地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口岸营商环境。

  积极打造“1+4+N”口岸体系,更好地为外向型企业服务。依托新郑综保区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航空口岸、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将于明年5月建成的国际陆港这四种口岸类型和多种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航空港区正积极打造“1+4+N”口岸体系,为企业提供口岸物流综合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选择通过航空港区“买全球、卖全球”。2023年该区外贸进出口占全省比重为51.11%,新郑综保区外贸额居全国166个综保区第1位。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6,跻身全球40强。今年以来,航空货运更是屡创新高, 12月22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刷新通航以来最高纪录。

  “下一步,我们将以‘航空+铁路’两大国家一类口岸为支撑,深入实施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加快推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建设,提速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力推进新郑综保区陆港片区申建工作,不断释放口岸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对外开放能级。”郭利超说。

  持续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跨境贸易便利化成效显著。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实现旅客和货物“随到随检、快速通关”,通关效率全国领先。在国内率先启动“区港一体化”模式,今年以来创新业务量是去年全年的12倍,降低企业物流成本50%,提升物流时效60%,推动“保税+空港”互促发展,该模式被海关总署列为自贸创新典型举措。12月17日,郑州航空口岸过境免签时长延长为240小时,停留区域由河南全省放宽为适用免签政策的24个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经由郑州口岸,开启“China Travel”之旅。

  下一步,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将加快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优化“7×24”小时、“无感通关”服务,推动实施数字综保区二期工程,谋划推进“保税+ERP”监管模式,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构建高效便捷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全省物流成本“洼地”。航空港区正在构建以航空为引领,包括高铁港、公路港、铁路港在内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物流快速集疏分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目前,已开行全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货示范线,拥有全国首个“空铁联运”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运输成本比飞机省一半,运输时间比公路快一天。建成内陆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在“TIR+GMS”双核驱动下,开通19条国际公路运输路线,实现6项全国首创业务,最高可节省58%的运输时间和38%的运输成本,为10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新通道。

  “我们将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力争2025年机场货邮吞吐量再上新台阶,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国际直达线路开行超过25条,‘米’字形高铁货运发展领跑全国,公路港对外联通水平显著提升。”郭利超表示,将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的出台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口岸体系,不断提高通关效率,真正把航空港区打造成国际国内集疏运效率最高的多式联运示范区,积极营造更高效、更便捷、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