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0日电 (李海珠)“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我们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史料,也为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找寻了历史依据。”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卢克平如是说。
12月20日,《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举行,来自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省政协、省社科联、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航空港区等部门近200人参加座谈会,共话焦裕禄精神在郑州航空港区的传承与弘扬。
据介绍,1948年至1951年,在到兰考县工作之前,焦裕禄曾在当时尉氏县大营区(现为郑州航空港区大营镇)及周边工作两年有余,先后任大营区副区长兼武装部部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在大营镇工作期间,焦裕禄重视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带领干部群众开展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拆庙建校、防风治沙等工作,凝结出有勇有谋、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精神,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营镇是焦裕禄从政的第一站,在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看来,在大营镇工作的两年,是焦裕禄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两年,也是焦裕禄精神锤炼、孕育的两年。穿越一甲子,焦裕禄精神依然催人奋进,这本书补白了焦裕禄工作轨迹,使干部群众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焦裕禄在河南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深化焦裕禄精神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4年是焦裕禄逝世60周年,由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倡议,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牵头成立的编纂委员会和口述整理组,抢救挖掘青年焦裕禄在大营镇的事迹。通过采访青年焦裕禄的战友、同事和干部群众等135位亲历者,历经10个月编撰成《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一书。
“这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在青年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称,这段经历的挖掘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饱满。书中50则亲历、亲见、亲闻者的讲述及3位专家访谈,生动还原了焦裕禄在大营镇的工作生活,也为当下郑州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郑州航空港正处于“二次创业”“黄金十年”的关键时期,宣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郑州航空港区打造精神高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焦裕禄精神,出书不是目的,归根究底是真正把精神学好用好,真正把焦裕禄精神传承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今天的新书发布活动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要让焦裕禄精神从书本、从展览馆走向人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该负责人称,将会大力挖掘、赓续、弘扬焦裕禄精神,充分认识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航空港区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