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临颍县巨陵镇英王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如今,蔬菜大棚连块成片,白墙小楼整洁漂亮……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英王村的巨变得益于“归雁计划”的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我们创新实施‘归雁计划’,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回村任职,破解了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不足、留不住人等难题,提升了村级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临颍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用好“三个一批”机制,破解“储备不足”难题。“在外乡贤”拜访一批,县级干部、乡村干部拜访乡贤3500余人次,确定优秀人才720余人;“招才引智”招引一批,依托驻外招商基地,联系在外人才90余人,招引30余人;“乡土人才”培育一批,依托乡土人才库,重点培育150余人,作为村级后备力量或发展顾问。
逐村研判、分类施策,破解“选人不准”难题。为保障各行政村能够因村施策选人,全县16个乡镇(街道)逐村研判、分类施策,确保从严从优“选能人”,多种渠道“找对人”。针对集体经济强村,择优推选16名专业经纪人、在外经商成功人士作为村级发展顾问。针对发展基础好的村,推选76名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力量。针对一般村或者基础较差的村,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外经商人员等群体中,择优推荐209名优秀人才确定为村级后备力量。同时,建立资格联审机制,会同县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层层筛选把关,确保后备人选质量和村级队伍稳定。
强化保障机制,破解“留不住人”难题。“归雁计划”人员中,非财政供养人员回村任职的,工资待遇由县财政统一划拨;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任职期满考核合格且符合晋职晋级条件的,优先晋升职务职级;综合素质好的“归雁计划”人员,推荐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人选,让返乡任职的人才“回得来、留得住”,“返”得安心、“干”得舒心。
“归雁计划”激活人才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截至目前,临颍县储备35岁以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本乡大学生324名,聘请409名在外优秀党员人才担任村级发展顾问,返乡人员引进项目67个。
“下一步,全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归雁计划’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真正强起来、群众真正富起来。”临颍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李明哲 张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