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杞县:大蒜披“绿” 品牌生“金”

  • 2024年11月28日 17:4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8日电   11月25日,走进河南杞县苏木乡花胡寨村,蒜农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查看田间全生物质降解地膜覆盖下的蒜苗长势。寒风虽起,但蒜苗在膜的呵护下依然郁郁葱葱。

图为种植户查看地膜覆盖下的蒜苗长势。杞县县委宣传部
图为种植户查看地膜覆盖下的蒜苗长势。杞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杞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蒜之乡”,常年稳定种植大蒜70万亩,年产量超90万吨。近年来,该县大蒜产业以绿色、高效、节能、环保为目标,强化科技支撑,推广新国标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合理使用农化产品,促进土壤绿色有机化。2023年以来,河南省农科院与杞县合作开展大蒜田间示范试验及研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提升大蒜品质与产量,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我们村种植了2800亩大蒜,今年的大蒜全生物质降解地膜都是县农业局免费发放的,每亩地能为农民节省成本200多块,亩产能增加200斤左右。如今,我们村的大蒜和蒜薹一亩地的纯利润能达到一万多元。”花胡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超说。

  据杞县农业农村局能源办主任李发全介绍,今年以来,杞县推广全生物质降解地膜4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20万亩。未来,杞县将继续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全生物质降解地膜和加厚高强度地膜的使用。预计每年可减少聚乙烯地膜投入186吨,作物增产2.1万吨,增收节支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400万元。

  在杞县沙沃乡雅陵岗村家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振杞”牌大蒜、蒜薹获得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等荣誉挂满了墙面。该合作社负责人宋家强介绍,合作社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大蒜、蒜薹生产,生产出的大蒜香辣纯正、色泽鲜艳,76种农药项目检测0残留,远超出口标准,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登上了中东、东南亚和欧美等世界各地的餐桌。

  得益于杞县大蒜的绿色发展,近年来,杞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出口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杞县大蒜成功注册“大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至2024年,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其公共区域品牌价值达56.12亿元人民币。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下一步,杞县将加快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夯实农业绿色发展根基,进一步加强大蒜产业品牌建设,提升杞县大蒜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杞县大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刘启旸 邢建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