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5日电 打磨、筛选、防锈、抛光、打孔、装配……11月23日,在位于河南郏县南环路中段的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熔铸车间,一块块铁锭经过一系列流程,下线成为一口口精美铁锅。

作为“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年产铸铁锅7000多万口,占全国销量近三分之二,年产值超过18亿元。
“郏县铁锅铸造业起源于明代初期,当时百姓为祈求火头兴旺,在广阔天地乡杨庄村建立了火神庙,至今还保存完整。”郏县铁锅协会会长张信卿说,20世纪60年代,广阔天地乡赵花园村村民在家里修建小铸造炉,生产犁铧、铁蒸笼等生铁制品。改革开放后,赵花园村转型生产铁锅,从小作坊发展到20多家小工厂,年产铁锅近3000万口,产品供不应求。
据张信卿介绍,铸铁锅产业经历了翻砂、半机械化压铸、超硬质模具压铸、氮化技术、不粘边、真不锈、搪瓷技术7次技术革新,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铸铁锅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郏县铁锅有高、中、低档50多种,拥有专利230多项,与多家国内知名炊具企业及多个国际家用电器巨头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合作关系,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轻型铁锅外贸业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一口铁锅在欧洲市场上最高售价1000美元。
产业兴,就业旺。郏县现代厨具产业园已带动1.5万余人就业,就业人群主要为周边乡镇群众。工人月工资3000元至8000元,一些技术骨干可达万元。
近年来,郏县成立了河南广阔天地厨具集团有限公司,启动申报“中国郏县铸铁锅”地理标志,成功推出“广阔天地”集体品牌,出台完善了支持铁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发投产全自动抛光、全自动浇铸等18条生产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出台检测标准,完善产品质量体系。”郏县县长李红民表示,将坚定不移打好品质牌、健康牌,推动铁锅产业转型提升,打造百年产业、百亿产值。(张鸿雨 杜冠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