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社会与法 > 正文 >

河南襄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 2024年11月20日 17:5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0日电   县城来的医生逐一给老年人体检,文艺志愿服务队演员唱起豫剧,志愿者帮村民洗衣和缝补……日前,在河南襄城县紫云镇雪楼村文化广场,老年人围坐一起,互道家长里短。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宋红昌蹲下身,给正在听戏理发的老年人修剪起了指甲。

  宋红昌是许昌市人大代表、襄城县关爱老年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2014年,他和友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给环卫工人送早餐,在十字路口协助疏导交通,为敬老院老年人包饺子……10年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1462期,走进247个村、社区。志愿队伍从起初的15人,发展到目前的4900余人。

  志愿服务队是襄城县探索乡村“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关键一环。据襄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德强介绍,近年来,襄城县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点与社区食堂、社区志愿服务点的有机结合,通过政府补助资金购置设备,无偿提供场地,水电气执行居民价格等优惠政策,争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该县青云社区食堂由茨沟街道青云社区无偿提供场地,设施设备由政府给予补贴,由茨沟街道办委托襄城县关爱老年人协会进行市场化公益性经营,采用“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老年人掏一点、志愿干一点”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式,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实现了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北大街社区食堂利用区位优势为临近小学的50余名孩子提供午托和午餐服务,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用餐问题,还为社区食堂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湛北镇七里店社区食堂采用社会爱心人士捐赠+集体经济补充+社区志愿者义工运营模式,每个月免费给老年人理一次发,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中午一元用餐,80余名社区老年人受益。

  目前,该县茨沟街道青云社区、城关街道北大街社区食堂、湛北镇七里店社区等养老机构已经投入运营,为周边老年人提供便捷助餐服务,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这些机构还积极与周边的小学、医院等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将关爱和温暖传递给更多老年人,宋红昌还组织开设了“爱心午餐大篷车”服务项目。该项目采取“线上+线下、村部+社区、专业+志愿、制度+激励、宣传+创新”的5+N工作法,联动专业人士、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

  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端取餐食,向视力不好的老年人耐心介绍菜品内容,与孤独老年人聊天、讲故事……服务过程中,45名骨干志愿者带领4900名网络志愿者,通过大篷车+午餐+义诊+义剪+赋能的“1+5”模式,穿梭在襄城县的16个乡镇147个村、社区之间,行程达1900公里,惠及37000多名老年人,为50个村委送餐61750份。

  “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模式,为襄城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这一模式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经晓佳 郑志磊 李二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