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河南襄城:制鞋产业跑出县域发展“加速度”

  • 2024年11月19日 20:22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19日电   制鞋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年产鞋 3000余万双,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美、澳大利亚等全球多地……近年来,制鞋产业在河南襄城稳就业、固产业、增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襄城将近半个世纪的沉淀和积累。

图为工人在赶制订单。
图为工人在赶制订单。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生计问题,襄城县大量人员前往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多数从事与制鞋相关产业。

  “我1994年外出到鞋厂打工,从针车到成型每道工序都干过,自己也从普通员工干到管理层,那时候工资都拿到8000左右。”麦岭镇西坡方村村民方许伟回忆道。

  凭借着襄城人勤劳肯干的特性,经过多年打拼,许多外出务工的人员成长为企业家、管理层、熟练工,不仅全面掌握了做鞋的诀窍,还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开始陆续返乡创业。2000年,襄城县开启了开办小型鞋面加工厂的制鞋产业新篇章。

  随着制鞋产业的快速发展,襄城人告别贫穷、奔向富足的奋斗热情更足了。与此同时,襄城县委、县政府也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制鞋产业大量支持,在家的襄城人纷纷操持起了制鞋的行当。乡愁情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吸引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襄城人返乡创业。自2010年以来,襄城县制鞋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

  “我们从外边搬回来之后,政府一直扶持。道路窄,政府给加宽,电线线路低,政府给加高。2024年5月投产以来,我们产值达到了1100万元。”襄城县龙腾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远来说。

  制鞋产业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以及庞大规模下的集聚效应,因此,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领襄城制鞋产业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根据县域制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襄城县按照“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思路,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还不断提升软件建设水平。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企业政策,建立制鞋产业园区等措施,该县吸引了一大批优质制鞋项目,如瑞翔鞋业、安原鞋业等落地襄城,引领制鞋产业向面料高端化、工艺智能化、品牌区域化发展。

  “我们厂设备的裁切程度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现在订单量也比较大,技术工人工资基本能拿到四千以上。”瑞翔鞋业招聘负责人说。

  从散落的加工厂房到制鞋产业园区,企业有订单,工人有活儿干,收入有保障,襄城县制鞋产业实现了良性发展的态势。小小一双鞋,不仅“走”出了民生的“温度”,也“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未来,襄城县将持续发力,不断为制鞋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侯楠楠 方堃/文图)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