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16日电 日前,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福堪镇的2万亩西瓜迎来丰收季。清甜可口的西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果篮子”,还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走进马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内的西瓜大棚,成排成排的瓜架上吊着结实饱满的西瓜,瓜农们忙着采摘、搬运、装车。“再过几天甜王西瓜上市时,我会更忙。”福堪镇村民谷德军说,他除了自己种西瓜、做西瓜经纪人,还是当地的铰瓜师,常常被找去帮人铰瓜采摘。
在马村,为西瓜忙碌的村民可不止谷德军一人。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光辉介绍,村里1180人,几乎人人都吃上了“瓜菜饭”,有的发展大棚种植,有的从事分拣、采摘工作,靠着发展西瓜等瓜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马村的瓜菜种植,只是福堪镇发展瓜菜产业的一个缩影。福堪镇党委副书记石亚军介绍,全镇有15个村庄都在发展大棚种植。其中,一半以上种的是西瓜。全镇目前种植西瓜2万亩,每亩按4000公斤算,一年产0.8亿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算,每年全镇西瓜销售收入能达到2.4亿元。

福堪镇在西瓜产业上的收入,不单单是卖西瓜。据王光辉介绍,福堪镇的甜王西瓜销售一般要经过6道工序:买瓜中介要找看瓜师,提前订好瓜;订好瓜后,要找贴标师,给自己的瓜贴标;然后找铰瓜师进行采摘、码瓜师码瓜、装瓜师装车,最后找运瓜师运瓜。每道工序每公斤仅收0.04元,6道工序是0.24元,0.8亿公斤下来,福堪人已将1920万元劳务费揽入囊中。此外,还有些农民一到西瓜上市季节,就在镇里当起西瓜经纪人,给客户和种植户“牵线搭桥”,从中赚取经纪费用。由此,销售甜王西瓜在福堪镇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关键是这些费用不需要当地种植户出,而全部由西瓜采购商出。
近年来,福堪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当地种植瓜菜的火红势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大棚种植,让福堪镇成了远近闻名的“瓜菜之乡”。
地处三省交界处的福堪镇刘吕村,依托全镇的瓜菜种植,这里自发形成了一个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月军介绍,市场内三省农民、商贩都在这里进行蔬菜瓜果交易。依托市场还产生了众多经纪人,帮买卖双方谈价挣手续费。
“目前,镇里正筹备首届福堪西瓜节,到时将举办吃西瓜大赛、西瓜个头甜度大赛、看瓜眼力大赛等,以节会之台唱产业发展大戏,助推全镇瓜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堪镇党委宣传委员闫永杰说。(南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