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日电 今年以来,周口川汇区金海路街道办事处党庄村积极探索种植食用菌富民强村新路径,因地制宜引进数字方舱食用菌种植,让一个个食用菌棒撑起“致富伞”。

图为食用菌数字方舱内的菌架。
近日,在党庄村河南亿农合作社刚刚投用的食用菌数字方舱内,一排排菌架上的银耳如牡丹绽放,长势喜人。
河南亿农合作社技术员周高占介绍说:“这一个棚里,菌棒基本上能产500斤的干银耳。按照现在24元/斤的市场价格,能收入12000元,去掉成本一个月盈利3000元左右。一年种9到10个月,收入近3万元。”
这种方舱采取层架式的垂直种植方式,标准化程度高,通过智能化精准调控,可实现菌菇连续高效生产,科技范十足。“棚里装的智能化设备,有空调、加湿器,包括空调的控制箱,有温度感应器,基本上两三天来一趟看看它的运转正常不正常就可以,非常方便。”周高占对此如数家珍。

图为正在运行中的蘑菇种植智能化设备。
相比传统种植模式,通过方舱生产出来的食用菌抗病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生长周期短,种植采摘都需要人工,也带动了不少村民前来务工。
“这儿干活很轻松,种蘑菇、采蘑菇,工作离家近,一天80元。”党庄村村民石金兰说。
这种方舱不仅可以在农村闲置土地上建设,还可以在闲置房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装后种植。党庄村计划以食用菌特色种植为产业发展突破点,让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
党庄村村干部党威表示,为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党庄村准备大力推广食用菌数字方舱,把村民家中闲置的庭院和房屋充分利用起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川汇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