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2日电 明亮整洁的厂房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流水般移动着,几名质检人员在不停地对面包成品进行抽样检测……沈丘金丝猴食品烘焙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以来,每天的生产能力达到24吨,人员却减少一半以上。
这是沈丘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龙头企业带头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技术改造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沈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沈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区政策,重点发展钢铁、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聚酯网特色产业,纺织服装辅助产业。

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沈丘县的龙头钢铁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原城市群现代绿色钢铁新城、生态制造示范基地。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5亿元。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沈丘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志明说,围绕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新区引进了龙都电磁新材料HIB钢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河南省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的空白。
近年来,沈丘高新区管委会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牢固树立“产业为基、企业为根、项目为王、转型为纲、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落户高新区内的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生产电子精密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安防、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高端领域。随着2023年6月新建项目的顺利投产,企业生产能力比原来增加了两倍。
“新设备生产出的新产品精度可以达到0.001毫米,只有头发丝五分之一的粗细,其精度技术在整个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在PGJG光学曲线磨床车间,公司负责人赵建拿起企业生产的一个电子精密结构件说:“我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和科技研发,突破了20多项行业核心技术,可满足高端行业生产需求。”
沈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宇表示,围绕以凯旺电子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县里通过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帮助等措施,吸引了更多高质量电子信息企业入驻。目前,该产业现有企业3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随着产业链日益完善,将来,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在这里扎根发展,力争到2025年打造百亿级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23年12月18日,智能电网系统设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河南国网自控有限公司在沈丘总投资5亿元、年产5000套以上的智能配电和微风发电装置项目顺利投产。
该公司作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电气产品专业生产厂家,掌握着智能配电网在线监测、无线射频组网、智能传感器、大容量储能逆变等核心技术。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沈丘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河南晶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2024年元月份的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生产销售稳定,并计划2025年底实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据该公司负责人马坤介绍,公司在实现连年营收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的引进和新产品的研发,现拥有3项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具有年产造纸工业用网100万平方米、年产值3亿元的生产能力和年产10万吨造纸用化学品、年产值10亿元的产出规模。
大企业带动力强,小微企业支撑力足,各产业互相拉动,集群发展。在沈丘高新区,一批批高新技术产品被推向市场,一批批高层次人才正在聚集,一项项新技术新项目正在酝酿,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李艳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