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26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26日,郑州市文物局长会议召开。会议通报表扬了2023年度郑州市文物系统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顾万发代表局党组作工作报告。郑州市各开发区、区县(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文博单位班子成员和市文物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高新区、新郑市、巩义市、中原区、考古研究院、商都遗址博物院等6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2023年,郑州市文物系统围绕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重地建设”总目标总任务,坚持以开展“三标”活动和能力作风提升年为引领,以重点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为抓手,发挥文物禀赋优势,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在提升文化强市、文物大市影响力美誉度上勇担当,为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为中华文脉的绵延流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贡献郑州文物力量。省委常委、市委安伟书记就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批准新调整郑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8”政策性文件,着力解决了多年困扰文物行业建设的难题。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单位60处,市保单位总数达到291处。博物馆之城建设再取得新成绩,全市博物馆总数达113家,全市建成开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总数达54处。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市直各博物馆先后策划推出《大河文明展》《二七灯塔展》《玉出中原——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奔流——鲁迅博物馆藏黄河流域石刻拓片展》等多个精品展览。配合郑州市委宣传部成功侔�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高质量举办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中国博物馆界首届遗址博物馆的高峰论坛和中国考古学会遗产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在新郑举办,中秋国度节日系统文博活动、文庙撞钟祈福等热点新闻登上媒体头条和央视新闻,郑州文博影响力明显提升。
会议强调,2024年郑州市文物系统着重在狠抓文物活化利用上下功夫、见成效,在提升文化强市、文物大市影响力上挑重担、当先锋,在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出圈出彩”上求突破、扛重责,叫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发挥文物禀赋优势,赋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文物力量。
围绕落实年度工作,顾万发作报告时强调,一要重点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全面提升郑州市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扎实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重点推荐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加大对具有重大价值文物的保护力度。
二要守牢文物领域安全底线。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从严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加强文物公共场所监管,要把消安全、网络舆情安全作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要从近期全国一些地方连续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认真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和盲点。针对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群众性文化活动多、文博场馆人员密集等特点,科学研判、全面排查、精准防范,确保春节期间安全平稳。
三要改进文物系统良好工作作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治监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持续深化“三标”活动,切实形成系统上下调查研究之风、精益求精之风、求真务实之风、严谨自律之风,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发现使用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中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好干部,建强高素质的文博干部队伍,为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四要建立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监督管理体系、项目工程质量监控体系、舆情监测、应急处置体系等。要将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文保项目财政资金、文物本体等纳入监督管理体系。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让文物出彩出重彩。挖掘郑州文物遗产资源,加强高品质策划,推出一批文物价值阐释传播精品,推动新时代文博成果走向大众,讲好郑州故事、传播好郑州声音,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文化瑰宝、守望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2024年,郑州文物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守正创新,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深入落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开启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