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10日电 温室大棚内,草莓鲜艳欲滴;智慧农田内,小麦“云上”管理;文化广场上,游客络绎不绝……近日,在外上大学的学子回到家乡——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不觉感慨村里发展快,这主要得益于淅川县开展的“星旗同创”活动。
据了解,自从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淅川县把“五星”支部创建与“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争创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县开展“星旗同创”活动。争旗一面,重奖百万,全面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让全县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淅川县推动就业、创业、产业“三业”齐头并进。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三权分置”“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套餐式培训,推动全民就业;研究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奖补、初创企业奖补、创业担保贷款、开业补贴等激励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带动就业。

聚焦美丽乡村,淅川县以“村庄美、庭院美、心灵美”为核心开展“文明宜居红旗”争创活动。抓教化促文明,弘扬社会正能量;抓建设促宜居,打造特色乡村;抓管理促长效,倡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用常态化管理推动长效机制建立,形成有人管事、动态考评、奖优罚懒的良性循环。
走进邹庄村村委会,一张“邹庄村党员联户网格表”映入眼帘。淅川县县长王兴勇表示,这是“社会治理红旗”和“平安法治星”争创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选出一批优秀党员作为“专职网格员”,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目前,淅川县万余名党员联系帮扶13万余户群众,2500多名专职网格员活跃在乡村,在政府与群众间架起了一座“畅行无阻”的沟通桥梁,构起了一张聚民心、暖人心的大“网”,“网”尽了群众生活的大小事。

随着“星旗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广袤的淅川乡村发生了可喜变化。
产业更兴旺。该县已累计提升软籽石榴、杏李等标准化果园8万余亩,发展食用菌4000余万袋,种植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5万余亩,落实产业奖补3902万元、林果精细化管理补助1500余万元,带动近2万户渠首农户吃上“生态饭”。
村庄更美丽。该县上集镇张营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仓房镇、九重镇、毛堂乡毛堂村先后入选河南省文明村镇,89个村镇、314个村分别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村镇、县级文明村。
社会更和谐。通过网格化治理,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机制,优化了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六防六促”实现了常态化,淅川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杨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