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4日电 为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河南省沈丘县加快推动全域路网、水网、林网“三网”同建,解决农村道路不畅、城乡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不优等问题。

图为村民们在道路旁补载苗木。 沈琳桂 摄
近日,在洪山镇王腰庄村,村干部正在带领群众补栽苗木,让新修道路乔灌结合、四季常绿。在打通村镇道路的同时,实施“一村万树工程”,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将乡间道路变为美丽通道。
洪山镇党委副书记武文哲称,截至目前,共培护村主干道路肩90余公里,新修道路6条13公里,新植国槐、法桐等3万余棵。

图为在水中栽种净水植物。 沈琳桂 摄
有路的地方建路网,有水的地方建水网。沈丘县地下水位较浅,境内有24条干支流、165条沟渠、3620多个坑塘。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当地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栽植荷花、芦苇等净水植物,实现有塘皆有水、有水皆有景。
在冯营镇冯营村,治理后的水体变得十分清澈,很多村民喜欢在水边散步活动,放松心情。
冯营镇镇长王巍表示,“三网”同建不仅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
路网加林网加水网,生态好,发展的机会就多。冯营镇李寨村围绕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相继建成千亩采摘大棚、千亩梨园和农耕博物馆等项目,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鹏辉表示,通过创建河南省5A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吸引更多游客体验田园风光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近千人就业。
目前,沈丘县“三网”格局初步建成,基本实现路相通、水相连、绿满域,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沈琳桂 张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