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2日电 (经晓佳)21日,走进焦作“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由废旧矿车轮、齿轮、链条等工业元素塑造的昭君出塞、钟馗嫁妹、蜗牛之梦等“西大井之光”铁艺雕塑映入眼前;斑驳的小礼堂墙面上方,蒸汽机车车头形象让人耳目一新……

图为昭君出塞铁艺雕塑。经晓佳 摄
“西大井1919”前身为1919年开凿的王封矿,俗称“西大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内最大的现代化矿井,共为国家生产优质煤炭4300多万吨,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采三队、“全国劳模”丁百元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展馆内展示的焦作煤炭。经晓佳 摄
20世纪90年代,随着矿井资源枯竭,“西大井”开始谋求转型发展之路。通过“工业遗存+文化创意+城市生活”的有机结合,“西大井”先后建成“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纪念馆”“特别能战斗精神续厅”“西大井1919家风家训文化馆”“焦作楷模人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点,完成红色小礼堂、魁星楼文创基地、焦煤双创楼、百年王封档案楼等工程和青年人才公寓、王封景秀、时间的状态等项目。
如今,“西大井1919”已成为煤矿转型的成功实践者,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自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和青少年学生近200万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