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19日电 刚铺设的水泥小道笔直整洁,路旁的绿植郁郁葱葱,粉刷一新的住宅楼在暖阳映衬下分外温馨……近日,走进淅川县商圣街道梨园小区,一番干净美丽的新面貌呈现在眼前。
几年前的梨园小区还是另一番景象,住宅楼墙皮脱落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老旧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该县街道、社区去年以来依托城市“双创”,与联建单位合力对小区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硬化道路,粉刷墙体,捆扎私拉乱扯的线路,铺设排污管道等举措,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据商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天奇介绍,在小区改造过程中,大到施工时间进程,小到协调水电使用,都主要由党员带头、小区居民协同配合,使小区居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淅川县以幸福和谐社区创建为依托,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新方式,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为社区治理赋能,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温国军是梨园小区的老党员和2栋3单元的单元长,该小区去年通过“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发动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吸引小区热心居民加入,为小区治理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环境维护等。
该小区居民表示,有了志愿者,不仅脏乱差变成了和乐美,连帮居民找跳舞场所这些事都能得到解决。
据统计,淅川县今年以来共划分2087个基础网格,县乡村三级同步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共配备组级专职网格员2046名、村级专职网格员487名、兼职网格员3521名,并形成激励机制,每月对网格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核,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方式的多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在与梨园小区相隔不远的商圣街道楚凤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们问诊、听戏、下棋,医护人员正在为居民做理疗;服务台旁,几位社区老人在等待开药,医务人员向他们耐心讲解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一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感铺面而来。
据悉,为不断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卫生健康服务,淅川县商圣街道开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引入社会专业机构,提供托老、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多样化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制度,支持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稳定契约服务关系,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商圣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周勤表示,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社区变成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走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的新路子。该街道将继续推进便民服务和阵地服务升级,让社区居民的“幸福底色”更足。(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