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7日电 (王宇)“快看,三架空中‘飞人’组成的飞行编队正在你追我赶,这是一种非常规布局的遥控飞机模型,可以在空中上下穿梭,自由飞行。”11月26日下午,2023年河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省“敏源杯”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竞赛在郑州机电工程学校闭幕,一场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在闭幕式上上演。

本届竞赛由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指导中心主办,郑州机电工程学校、河南省敏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本届赛事为期两天,吸引了河南省18个地市33家单位的83名选手参与,其中,学生组34人、职工组49人。选手们同台竞技、各显身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2名,2家单位获得特殊贡献奖。
据了解,本届竞赛设有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无人机驾驶员两个赛项,各设职工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其中,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赛项重点考核选手无人机操作技巧、高质量采集影像数据、快速处理信息数据等技能;无人机驾驶员赛项重点考核选手对无人机的安装调试、规划航线、参数设置、操控检修等技能。

郑州机电工程学校22级的学生王耀淙在本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他看来,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训练,自己不仅拥有了一技之长,人生也有了更多出彩的机会。“接触无人机是因为兴趣和热爱,目前无人机作为新兴行业应用非常广泛,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精进飞行技能,在未来可以运用无人机进行消防救灾方面的工作,让消防人员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无人机应用技术作为郑州机电工程学校的特色专业,校长张国福表示,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深入开展了“1+X”证书的开发工作,各个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教学进度,在每学期除了理论考试外都会组织一到两种技能证书考试,并为学生累积学分,学生毕业时除了拿到毕业证,还能拿到两到三种技能证书。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环境,形成技能宝贵、人人持证的学习氛围。

在闭幕式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吕志华向受到表彰的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举办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竞赛,不仅是对无人机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培养、发现和选拔人才的一个良好契机,更是为河南省无人机的产、学、研、用各领域的企业、院校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互动沟通的平台,对于推动河南省无人机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无人机应用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完)